马特洪峰(Matterhorn)攀登计划

Finally it comes to Matterhorn. 在登山者的世界,马特洪峰的名字一出现,脑子里就会出现一幅画面,就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利剑。

哪怕是最简单的那条路线(相对),垂直上升1200米的山路程总长度才1700米。 matterhorn-Hörnligrat

夏天可能会再去勃朗峰一趟,而且一直想去试试看Zermatt的Glacier paradise夏天滑雪是什么感觉,忽然就想到不然就爬一下马特洪好了。

行动派的人瞬间就把开始计划。问了一下一年呆在zermatt两个月的朋友一些基本情况,加上Summitpost,Wikitravel,再加两篇随机搜到的个人博客,基本确定了路线。
Geneva — Zermatt (1620m)  — Schwarzsee (2552m) — Hörnli Hut (3260m) — Matterhorn (4478m)
本来想在日内瓦机场租车,后来发现Zermatt是不允许私人汽车的,车只能开到Täsch, 离Zermatt还有7公里,只能坐火车或者Taxi,或者不行,就放弃了这计划。
攀登路线基本上定了是Hornli grat,第一次去还是选个常规路线好。大部分人把Hornligrat的难度归为AD (IFAS), 应该问题不大。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Hornli Hut现在在重修,直到15年才会开,需要自带帐篷了。
Day 1, 中午从Zermatt出发,上Schwarzsee (2552m),可以缆车上去或者hike up,Zermatt海拔1620m,徒步的话估计2小时。从Schwarzsee到Hornli Hut差不多再两个小时。
Day 2,如果状态好,天气好,Day 1 晚上8点睡,3点半起,4点开始登。登顶加下山差不多8-12小时,估计晚上可以直接宿Zermatt。
如多Day 1状态不好,高反严重之类的,或者天气太差,可下撤至Schwarzsee睡一夜再上。
6月初估计在Matterhorn下面还有些野雪可以滑,带上雪板,定Swissair,一个所有滑雪器材可以免费运的航空公司,对于瑞士滑雪过度的名号是个很大的plus, 哈。
一直不喜欢纯粹的climbing,climbing的技能在户外运动必须get,但个人比较喜欢整个路线的某些部分有一些需要climbing技巧的类型。看了一下Matterhorn大致的情况,决定还是加强一下这一部分,刚刚定了周末开始室内攀岩,发现我居然没有climbing harness,所有的装备都是冰川用的,攀岩鞋和harness和belay都要重新买。

滑雪肌群训练

在复健的过程中接触了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除了跟physical therapist交流,自己也做了一些学习和研究,对于骨折,其实最先愈合的一般都是骨头,往往是肌肉和软组织的退化造成了很多时候骨折恢复得比较慢。通过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组织是如何运作的,掌握某些动作需要哪些特定的肌肉和组织支撑,然后做出相应地训练,是最合理的方法。

滑雪肌群是这里讨论的重点,对于非雪季的身体训练有较大帮助。文章的来源主要是我自己的感受结合网上一些比较流行的训练方法。全身运动其实是要全身的力量都能有一定程度的训练和平衡,但是滑雪尤其特别注重之处。以下按顺序列出最影响滑雪的肌群和比较常见的训练方法。

1. 股四头肌(Quadriceps)

腿部力量是滑雪最重要的,其中又以大腿力量为最重。股四头肌应该是滑雪中用到最多的肌肉,有朋友是Giant Slalom瑞典前国家队队员,他得大腿那个粗度和强壮的程度我一眼看着就觉得都是力量,哈。

股四头肌群,顾名思义就是由四个肌肉组成,分别是股直肌(rectus femoris)、股外侧肌(vastus lateralis)、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和股中间肌(vastus intermedius). 其中股中间肌位于骨直肌下方,图示中看不出来。股四头肌群全从上起源于髋骨,到下延伸至膝盖骨,所以股四头肌的力量对膝盖的保护有直接的作用。YouTube这个视频介绍了整个臀部和大腿的肌肉群,10分40秒开始是介绍股四头肌,有兴趣可以延伸阅读。

锻炼股四头肌的方法:

1)深蹲(squat),负重8-12一组,每次3-5组,不负重20一组,3-5组,注意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视频

2)弓步 (lunge), 步子尽量迈开,上身要直,负重8-12一组,每次3-5组,不负重20一组,3-5组。视频

3)腿部推举 (leg press),重量自行调整,以能推一组15下左右为准,3-5组。

4)腿部抬举 (leg extension),重量自行调整,以能推一组15下左右为准,3-5组。

所有这些锻炼,基本动作一定要保持,质量大于数量,假设你标准动作只能做八下,不能为了达到12下的强度牺牲动作的质量,另外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很多时候一次性锻炼过量是导致受伤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受伤的最大原因,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标准感觉什么是适量。

2. 腿后腱和臀大肌 (Hamstring and Glute)
滑雪的基本动作是身体微微前倾,腿的后部力量是滑行过程中保持全身稳定的关键,腿后腱的肌肉群和臀大肌是需要重点训练的肌群。
腿后腱是一个肌腱群,这里顺便阐明一个概念:肌肉(muscle),肌腱(tendon),韧带(ligament)的区别:
肌肉是直接连接神经系统的,大脑的指令可以直接传达给肌肉。
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组织
韧带是连接骨骼和骨骼的组织
根据排列组合应当还有一个不太常见的东西是连接肌肉和肌肉吧,哈!那个叫筋膜(Fascia).
连接腿后腱的腿后腱肌群主要包括三大肌肉: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 半腱肌(Semitendinosu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在下图中依次从右到左。
解剖学上有启动型肌群(腿后腱肌群)和对抗性肌群(Antagonist muscles), 例如走路由股四头肌启动,而腿后腱肌群会有一个对抗性作用来保持平衡。当动作相反的时候,他们的启动性和对抗性就会调换脚色。对于腿来说,咱们一般不会倒着走路,所以大部分人的股二头肌不太发达。但是如果有大腿前方肌肉太发达,那就有必要针对后部分肌肉做一些专门训练以平衡。对于自由式的滑雪,很多时候需要倒着滑,这时候后腱肌群就需要专门的针对训练。
hamstrings

腿后腱肌群的训练方法:

1)深蹲(squat),负重8-12一组,每次3-5组,不负重可以20一组,3-5组,注意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视频

2)硬拉(Deadlift),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重量,8-12下一组,3-5组。视频

3)腿后抬举(Leg curl),重量自行调整,以能推一组15下左右为准,3-5组。

3. 大腿两侧 (inner and outer thighs)

很多时候大腿两侧的肌肉会被忽略。尤其是滑雪的初学者会习惯性地使用脚踝来转向(steering),因为大部分人转弯是从犁式转弯过度到平行转弯的,使用大腿的力量来转弯一般会在比较高阶的滑雪技术中大量使用。之前提到过carving的基本原理,通过腿部力量压弯雪板让其自然转向。这个过程中大腿外侧负责转向并保持稳定和平衡,内侧负责保持雪板的方向。

训练方法:

1)侧向弓步(side lunge):步子尽量迈开,上身要直,负重8-12一组,每次3-5组,不负重20一组,3-5组。

2)瑞士健身球:两腿夹住健身球可以训练大腿内侧:15-20一组,3-5组。

3)大腿两侧训练器(Adductor),这个机器实在不好翻译,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夹重量训练大腿内侧,通过往外推重训练大腿外侧。视频

4)旋转训练:视频

5)毛巾训练:在地板上铺一块毛巾,两腿张开与肩同宽,双脚不离地让双腿并拢,是一个很有用又简单的大腿内侧训练

4. 小腿

小腿和脚对于滑雪也有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初学者用腿的下半部分的比例要高过上半部分,小腿的训练也比较重要。但是总体上学会用大腿滑雪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不管从肌肉群的力量和爆发力上,大腿都是最发达的一个大肌肉群。但是小腿肌肉的强壮对于保护膝盖和脚踝有很重要的作用。

5.腰腹和背肌

腰腹和背肌对于滑雪中保持稳定和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腰腹和背肌的强大对于人体最脆弱的部位之一脊椎有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对于腰腹的训练网上太多了,两头起(V-ups), 实心球转向(medicine ball twist), 背部两头起(back extensions), 轮滑系统劈柴动作 (pulley system wood chops), 引体向上 (Chin up), 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6. 手臂肌肉

在滑雪的时候手臂位于身体正确地位置保持平衡,点杖也是整个stacked动作的一部分,在练习其他肌肉的同时别忘了顺便练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科学的了解运动中肌肉的使用和如何加强这些肌肉对于长久的运动寿命和降低受伤的概率有很大的作用,祝大家滑雪愉快!

 

登山滑雪简介(二)器材之雪板篇

对于登山滑雪,下降的部分其实和正常的滑雪差别不大,如果你站在山头,不管是用什么板子,能不能顺利滑得下去当然主要是看你的技术和经验。不同类型的板子适应的地形不太一样,从雪况来看从坚冰到深粉雪,当然要根据你要去的地方来选择最合适的板子。

双板(skis)在登山滑雪领域占有绝大多数的份额,是这里重点讨论的对象。但是近年来单板(snowboard)也越来越多地被登山滑雪者们用起来了。单板加登山的狂热分子发明了一种叫做spiltboard的东西,可以把单板拆成两半在上升的时候可以像双板一样行走,固定器也像AT的固定器一样有平地,上升和下降模式,我有一个朋友用的就是spiltboard,看起来很酷,可以滑降的时候手里还拿着冰镐,哈。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单板比双板操控性能好不少,安全一些。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双板。

如果你对一般雪板的构造感兴趣,Mechanics of Sports有一篇很详尽又易懂的文章,可以自己去看看。基本上是一个木头的核心层(core),上下各覆盖一层合成材料层,然后是板顶(top sheet)和板底(Base),再加上边墙(sidewall)和金属边缘(edge).

 

核心层是影响雪板强度(strength)和硬度(flex)最主要的因素,除了木头之外,很多其他材料也经常用到,最常见的有玻璃纤维(glass fibre),抗扭盒(torsion box)造型的泡沫,凯夫拉(kevlar), 碳纤(carbon),蜂巢铝合金(aluminium honeycomb),钛合金(titanium)。现在中低端市场用大多是玻璃纤维和泡沫,造价便宜,性能也不错。木核心的一般用在比较贵一些的雪板上。

高山滑雪板子的发展比起各种回转雪板要慢多了,市场小,生产成本和售价高,市场决定了产业的发展速度,现在也算有了大的发展,但是厂家还是屈指可数。

大部分登山滑雪者用的是高山游弋板(alpine touring skis, 硬翻感觉好奇怪,下面统称AT板)和特力马克板(Telemark skis)。Telemark来自挪威,自成一家,现在在北欧之外,或者在挪威之外用的人其实不太多。AT板子和Telemark有一些差别,但是技术的进步把差别变得越来越小。最主要的不同来自滑行技术的差别,AT板子下山的技术和一般的雪道滑雪是一样的,比较常用的刻刃滑法(carving)通过压雪板来实现转弯。而Telemak在下降的时候脚跟是松的,传动性就自然会差一些,那种滑法在转弯的时候对雪板的的压力小很多,所以一般Telemak的板子的flex做得会稍微低一些,比较易于压板。为了平衡强度,有些telemark板子会把纵向flex做得高一些。

从外形上看,现在的登山滑雪板,不管是AT板子,Telemak板子都和正常雪道板越来越相近。但是总体上性能有一些比较显著特点,例如同size板子一般比较轻,另外有些板子自带接固定器的孔,但是Dynafit似乎在最新出的几款雪板开始放弃预钻孔的设计了。另外登山板一般不做两头翘(twin tips),主要是经常在野外需要把雪板插入雪中当固定的锚位,而且两头翘在比较陡的地方一个不好就滑走了。

好了,现在来谈谈雪板的选择把,在选择雪板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宽度,侧切形状,重量,长度,该雪板准备使用的地形和雪况,固定器和靴子的兼容性。

在开始各个部分细节的讨论之前,先说一下整体的思路:根据路线的类型综合选择雪板,没有一种雪板所有的环境下都最适合。很多人讨论效率的时候,觉得轻就是王道,这里的重量主要讨论雪板,固定器和靴子的组合。但是常常忘了整体的高效才是真正的高效,业内有个说法叫卡路里效率,就是你上山跟下山综合能量消耗最低的组合才是好组合,而最轻的组合并不一定都是最综合高效的组合。听过这么一个例子,最轻的锤子不是最好的锤子,最好的锤子是重量足够轻但是又能保证能把该定的钉子定进去。当然,大部分的滑雪登山时间和精力是花在上升上得,但是总体上来讲板子越轻稳定性就会相对越差,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时候,上山省下的精力轻易就耗在下山时的需要更多的力量来压板子上浪费掉了。再回过头来讲,现在的材料技术和滑雪都有突破,还真出现了一些在轻的同时稳定性并不损失太多的板子。

宽度(waist size)

雪板的宽度一般都是指板腰宽度,现在地雪板一般式两头大中间小的设计便于转弯,所以侧面形状和宽度要连着讨论。选择道理很简单,越宽的板子浮力越好,越窄的板子越灵活,在硬雪上的性能也越好。如果你去的地方硬雪比较多,那就应该选择窄一些的板子,如果大多是深粉雪,那就应该选宽板子。在野雪的世界,大部分时候宽板子比窄板子滑起来容易一些,但是如果你要钻树林,或者有类似硬冰的地形需要,灵活的板子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大致的分类:70以下的板子一般式比赛采用,70-80的板子用在硬雪环境较多,100以上的板子一般用来freeride touring,全地形的板子一般位于80-100的区间。

7000米以上的山如果要滑一般原则上选用70-80之间的板子,一是高山因为常年低温和大风出现粉雪的概率不太大;二是那么高的山一般要好几周甚至几个月在山上,上山的考虑要比下山大,大多数时候板子轻还是占一些便宜,第三是如果你比较细板子在粉雪和宽板子在超硬雪甚至是冰或者树林的情况下,细板子在粉雪还是能滑只是滑得痛苦一些,而宽板子会因为灵活度差可能出现危险情况。

但是总结一句话,这些参数只是指导性的,具体还是得实际情况选择。

侧切形状(Side Cut)

板子的侧面形状决定了板子carving的时候的转弯半径,转弯半径约小,则板子越灵活。国内把carving翻译成卡宾转弯,或者刻刃转弯。前些年carving的概念都炒疯了,从carving雪板,到carving 雪杖,carving 手套,甚至carving内裤,搞得玄乎其玄。卡宾其实是雪道上滑雪比较进阶的转弯技术,不应该在这里提,但是后来发现不明白carving到底什么意思的人好多,甚至有些滑了很多年雪的老鸟也不是完全明白。物理上,carving非常简单,而且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可能一百年前就有了,只是carving ski流行的时间还不太长而已。最早的时候雪板是直的,那种板子转弯的进阶技术是一奥斯陆的老市名Christiana命名的,叫做Christie turn,就是平行转弯法。后来发现通过雪板的侧切转弯变得更容易而且控制度更高。

关于carving基本的物理原理一说就懂:因为雪板的侧切形状,在转弯的时候通过脚对固定器进而对雪板的一侧施加压力,雪板的形状发生变化,而这个形状就是实现carving转弯的弧度,见下图。

现在有侧切的雪板中线比较细,两头比较粗,当板刃立起来时,下面有一个大孔隙。

用手向下压固定器的时候,板子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弧度,这个弧度就是carving转弯发生的物理。

再看一张板子的背面,有一个明显的弧度。

这三张图看完你要是还不明白carving是啥,那就只能帮你到这儿了,哈。

所以一个完全的carving是这么定义的:转弯完全是通过雪板受压形状实现拐弯,在转弯过程中有任何的侧向滑动(skidding,俗称搓雪)的成分在就不是纯正的carving。100%的carving是理论上不存在的,要看最纯正的carving,随便看个世界杯的小回转或者大回转,都是教科书式的动作。进一步阅读,请看犹他大学数学系发的一篇文章,有详细计算公式:)

最后强调一点的是,侧向滑动(搓雪)是滑雪中必备的技能,在不同的雪况上需要分配你搓雪和刻刃的比例,追求carving这种事情是在压得非常好的雪道才有可能追求的东西,我个人基本上没有专门练过carving,因为对于省劲儿滑雪法(functional skiing)甚至有时候是求存滑法(survival skiing), 纯carving基本上是没用的,甚至会带来危险性,要追求的是对于雪板和雪面角度的精准控制,请看下图,图中的A1和A2是我在登山滑雪中会选择的,因为比较省力。在雪道上的时候当然可以无限制追求B2的感觉。 图片来自Epicski论坛。

 

 

回到雪板的选择上,侧切弧度太大的板子在复杂地形里并不好用,一般没有那么平整的雪况可以给你随便压,跳转或者八字转弯经常需要用到,所以一般的登山滑雪板都不会做成侧切弧度太大的。

关于宽度,要是我只能有一副板子,我估计会选一个88左右的,其实75-95之间的雪板都能选择,关键看你是去哪儿。

重量

在不损失或者说在不影响安全的范围内不太损失下山性能的前提下,当然是越轻越好。总体来说重量越轻,下山的性能越差,差别主要在于稳定性。普通的雪板一般都不会标重量,但是单只雪板的重量大多数都在2公斤以上。登山滑雪板重量一般会轻很多,现在一些牌子做的雪板真的很不错,在追求轻的同时下山性能一样很优秀,这必然要求雪板各个部分从选材到设计都要做得很好,意味着价格必定不便宜。开篇已经提过,重量很重要,但不要作为选择唯一因素,在买之前一定要问清楚,雪具店的店员如果也不懂,上网问个清楚。

长度

由于重量原因,登山滑雪者一般会选择偏短一些的雪板,一寸短,一寸轻。而且短的在一般的雪况操控性能好一些。但是如果你去很多粉雪区,短就意味着浮力小,所以也有人会选择长一些的。

该雪板准备使用的地形和雪况

主要总结一下几个情形,当然都不是绝对的。

1)硬雪选窄版,软雪选宽板。

2)下山很难选重一些的,上山多选轻一些的。

3)不要选侧切弧度太大的。

我现在用的两个板子,一个Broad Peak 宽74,一个是Huascaran宽114,大多数时候在用Broad peak,但是如果去北海道,Zermatt,Whistler, Riksgransen之类的地方,114绝对是个大杀器 😀

固定器

AT板子的固定器现在地厂家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用的都是Dynafit和Marker,两家的产品都非常棒。Dynafit轻,Marker重但是下山性能野一些,但是现在Dynafit各线产品也全了,特别是13年新出的一款Beast做到了16DIN,个人觉得对大部分人用处不大。还有Plum, Silvretta, Fritschi Diamir之流,我没有试过,也不敢评价。

AT板固定器的共同点是需要能根据地形调整模式,一般有平地,缓坡,陡坡,下山四种模式。

Dynafit的固定器需要专门的靴子才能用,marker的应该大部分靴子都匹配。

靴子

靴子的参数主要是硬度(flex),flex越高,鞋就越硬(stiff), 传动性能也就越好,当然同时舒适度会降低,也需要更强大的腿部肌肉和滑雪技术来支撑,EVO上根据flex有个分类,一般男性的advanced skier用的靴子flex需要在110以上。但是每个厂家之间对flex的定义不太一样,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试穿再做判断。

AT靴子有两个模式,走路模式和滑雪模式。换到走路模式的时候脚后跟不会锁紧,对于需要长时间行走并且保持一定灵活度的登山,走路模式太管用了。换成滑雪模式就跟一般的靴子没区别了。

用flex来衡量的话,AT靴子就相当于有两档,我的靴子是BD Quadrant 4,下山模式flex 120, 走路模式的时候是50.
内靴(liner)
一般AT靴子的内靴是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作为材料,简称EVA,可以通过加热塑型(heat-moldable),一般专业的雪具店都有烤内靴的机器,烤到合适的温度之后把脚穿进去塑性,最后靴子的形状就能和你的脚型完全符合。除了这种量身定制等级的fitting,EVA的靴子还一般比较轻,更保暖,防水性能也更好。当然价格也不便宜。
如何试穿
专业的雪具店一般会有经验非常老到的店员帮你挑选合适的靴子。结合在北美和欧洲的经验,一般试穿会有以下几个步骤:
1)如果你外壳和内靴要分开买则需要先试试外壳,脚穿进去之后大概应该剩2cm左右的空间,如果你是参加比赛要追求速度,那可以缩紧一些,如果你在北极圈内需要徒步或者登山俩礼拜,还可以适当放宽一些。我见到的分开买的其实并不多,这个步骤大部分可以跳过。
2)穿上内壳试整体。外壳和内靴一家的就直接试就行了,在试穿之前应该先选择靴子的脚板宽度,英文叫last,EVO把脚板宽度分成窄,中,宽,三类,97-98mm左右的算窄,100左右算中等,102以上算宽脚板。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脚板宽度来选择就可以省很多时间,如果你不确定那就慢慢试咯,一般亚洲人的脚板比较宽。雪靴什么样算长度合脚?身子站直了的时候脚趾应该是稍稍顶着靴子一般就可以,而且雪靴会越穿越宽,你第一次试的时候靴子肯定是她人生中最窄的时候。
我个人即使在雪道上也用AT靴子,120的flex基本上可以支撑任何的carving,而合脚的程度又是无与伦比。

上山和下山的性能是雪板,固定器和靴子三者配合的结果,强雪板就要搭配强固定器和强靴子,你大概不会把一个super light binding装在一个超强度的雪板上,也不会在超高DIN的beast binding上配一双软趴趴的靴子。拿我的两个雪板举例,我的74mm的broadpeak配的是tlt speed binding, 固定器重量才300克出头,DIN值最高10. 而114mm的huascaran配的就是TLT Radical, DIN值可以到12. 完全不是做广告,Dynafit真的是改变了登山滑雪界,他们新出的tlt speed superlight, 180g一个能做到10的DIN值,还有那些又轻性能又好的板子,game changer!

雪板相关的还差一些周边没写,例如雪板冰爪(ski crampons), Ski leach/Ski brake, 止滑带(skins)没写,下篇继续。

登山滑雪简介(一)器材

冬季登山系列只开了个头,决定改成滑雪登山系列。
登山差不多十年,在中间才开始尝试冬季登山和雪山,绿野算是个启蒙点,也是一步一步从香巴拉到灵山,海坨,百花山之类开始,开始爬中部山峰的时候就出国上学了,很自然地接触了北欧的各种冬季运动,从cross country到ski touring,这些对于北欧和阿尔卑斯的人们就像呼吸一般自然的东西在当时的我看来是那么新鲜,不过一下子也就很容易地学起来了。对于滑雪这件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登山的需求驱动的,尤其冬季登山用雪鞋上去走下来的过程是一件非常tedious的事情,于是就决定把滑雪练起来。上手还算挺快,完全自己看些视频加实践再视频再实践基本上搞定了全地形。朋友把我称为functional skier,除了偶尔在雪道上练习技术的时候,基本上采最省力的滑法,不管是上升或是下降。最近一个雪季才开始稍微练习一些跳跃(powder地形的跳跃跟一般的Freeski跳台差别很大)。

挪威Galdhopiggen,北欧最高的山,AT雪板处于上升模式,脚跟和雪板分离。

分离式单板(spilitboard), 为单板的爱好者专门设计的,可把单板拆成两部分易于上升

什么是滑雪登山(ski mountaineering)

对于滑雪登山,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太一样的定义。英文里面有好几个近义词基本上是一样的意思,稍微有些区别,ski mountaineering, ski touring, backcountry skiing, Alpine touring, Randonnée skiing, 甚至有的时候Telemark也是和这几个词混在一起,这些词比较混乱主要是有的是根据行为命名的(ski touring),有些是根据地形命名的(backcountry skiing),有些是根据使用的工具命名的(Telemark),然后其中又稍微有些比较不同的含义(implication)。
这几个词基本上的意思都涵括这么一个意思:用人力登上雪山,再滑下来。但是上升和下降的比例每个定义稍微有些差别。到底是为了登山滑到更好的雪,还是用雪板登到更好的山?这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只能仁者见仁了。
我个人来讲,ski mountaineering的出发点更多的是登山,滑雪板是一个工具可以在冬季更容易上升和下降,当然能够滑到处女粉雪的那种心情也是无比的好的。登山滑雪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混合体,除了滑雪技术,还要需要你对高山攀登,雪山攀登,绳索技术,冬季扎营,基本的攀岩和攀冰技术的综合掌握,然后还当然还需要很好的体力。
滑雪登山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在欧洲和北美,尤其是北欧和阿尔卑斯国家加上加拿大,人们已经从事这项运动很长时间,他们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所需这些运动存在的基础比较深厚。看过一个纪录片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小伙儿,用着最原始的自家制作的雪板同样可以跟世界顶尖选手PK。缆车系统式二战后才在欧洲发明的,使得人们不需要登山就可以滑雪,也使得登山滑雪运动变得非常的小众。而登山滑雪是到了1990年代后在逐渐开始再次流行。国内的滑雪登山近些年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段。人群基本上来自原来一群相对比较年轻的高阶登山者,也不乏一些厌倦了雪场了高阶滑雪者。
从装备的发展上,现在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不管是注重上山还是下山性能,或者针对不同雪况,雪板和固定器在市场上的选择都越来越多。装备总体上变得更轻,强度更高,稳定性也更好。很多雪板在雪道内的下山性能不输于雪道板子,但是要轻得多。可以调整平地,上升和下降模式的固定器,更便携耐用的雪板防滑带skin的出现,专用的可带雪板和冰镐的滑雪背包,雪崩信号探测器,这些装备都设专门为滑雪登山的需求设计的。
本系列文章重点讨论滑雪登山需要的装备,经验,技术,安全。除了滑雪登山中特殊的情况,这里对于滑雪技术本身不做太多的讨论。Besides,这篇文章主要针对的读者应该是至少在欧洲正常的黑道和北美正常的双钻黑道能顺畅滑行的水平。
写累了,先做一个滑雪登山的装备列表,随后接着写
雪板(Skis)
固定器(Binding)
雪靴(Boots)
防滑带(skins)
雪杖(poles)
头盔(helmet)
冰镐(ice axes)
冰爪(crampons)
雪板冰爪(ski crampons)
服装
单日背包 (daypack)
过夜背包 (overnight pack)
安全带(harness)
绳子
雪崩救援工具 (avalanche safety equipment)

最近看的电影

不能移动在家期间,有时间干很多平时不太有时间做的时期。

开始写一个关于ski mountaineering的系列,继续写酒的系列,另外还补了很多电影。

来了个一周哈波连放,除了火焰杯搞得有点儿太过青春物语,其他都拍得真不错。

看魔戒的时候年纪太小了,除了甘道夫的长胡子基本上不记得演什么了。翻出霍比特人1来看了一眼,被剧情的弱吓到了。整个一系列的莫名其妙,不明所以,槽点太多,随意吐一吐。

1) 一帮人出现在哈比家里很没礼貌地随意大吃大喝,还逼人出去卖命,以adventure的名义。

2)矮人都他娘的太高了,高富帅,主要是跟哈比人站一起可能,甘道夫简直就是姚明 😀

3)一大帮人站在那个断树上面一直看领袖被人日也还行,所有人都跟那儿看,就哈比人一人上去独斗群狗

4)每次一帮矮人被人抓起来的时候都甘道夫出来放降龙十八掌拯救世界

5)goblin弄得有点儿过分恶心了,而且那只大的看起来好像troll的变种。

前天把云图翻出来试图再尝试一次,还是失败了。。我估计得有当年复习政治课考试那种精力集中三小时可能可以得到导演想表达的意思,想做的很宏大,但是是个total failure,6个无比平庸的故事合一起,成了难懂的灾难性的平庸,sigh。

可推荐的有华尔街之狼,有人评价是西塞克斯近20年最好的一部,我觉得差不离,跟华尔街1的水平可以比较。迪卡普里奥的销售之王的诠释很到位,stockbroker,Penny stock的50% commission,各种洗钱方法和商业运作,合法的和非法的。他比较失败的大概是没在瑞士弄个trust fund,which is just an account。至于嗑药那些,其实还是挺真实的。。如果要那样的高效运转,基本上很多人的最后都走上那条路,当然代价是会早死。

小黄人2也不错,minions的几首乱唱曲很赞,哈。

Moonrise Kingdom不错,可推荐。

Don Jon不错,可推荐

Butler一般,伟光正。

Elysium很一般,可不看

 

2013夏季攀登希腊最高峰奥林匹亚山(Mount Olympus)

夏天在希腊呆了一个月,顺便爬了希腊的最高峰,奥利匹亚山,传说中的希腊众神居住地,去瞻仰了一把宙斯 😉 还有传说宙斯会用雷击所有没有被允许的访问,lol.
这是一座技术难度不太高的山,但是希腊的各种神话色彩,给这个行程增加了不少乐趣。
之前看到dynafit的团队在冬季也用雪板跑过这个山,我来的时候基本上是最热的时候,某些背阳的山谷略有积雪,毕竟也是个小3000米的山。
夏天在希腊的小岛上bartending,想都来了,不爬座山不太符合我风格,于是就随意地规划了一下。

 

 

Mount Olympus基本介绍:
海拔2917米,希腊最高的山,虽然海拔并不是特别高,但是突起度(prominence)在欧洲是拍得比较靠前的。在希腊传说中奥利匹亚山是希腊众神的居住地,在打败北方的巨人(titans)之后形成的,荷马史诗里关于众神的描述很多是在奥林匹亚山发生的。山的顶峰叫做Mitykas,据说首次攀登是本地人在1913年完成的,这比阿尔卑斯难度高很多的山峰都要晚不少,原因部分由于希腊并没有那么多登山文化,还有一部分是奥林匹亚山几乎是终年烟雾缭绕,加上神话传说没有得到神的允许是不准进山的说法,就发生得比较晚。
路线规划
一贯的风格,基本上半小时搞定,搜一下地图附近的小镇,在读一下小镇的Wikitravel,再看一两篇summitpost的介绍,基本上就可以上路了。这里贴几张图
Athens-Litochoro
Athens-Litochoro, 先从Kos飞到雅典,在雅典机场租车,一路开到Litochoro,意为上帝之城的小镇。
map_olympus_east
map_olympus_east
这张是能找到的最好的总体示意图,我并没有住在litochoro镇里,而是住在下面海边的红房子里,出门就能看见大海,当然在kos呆了一个礼拜,已经对海渐渐无感。 从这个图基本上能看出来prominence这件事情,海拔2917,突起度达到2355米。2013-07-20 09.03.47Olympos satorini
还有一些细部图,如果有人想要给我留言吧。
Olympos
satorini
看了几篇网上不同的人写的游记,几方意见差异太大,有的说最少要过一夜的,有的说最少要一天就够但是比较demanding,还纠结半天要不要多备点儿时间。去了之后发现这事儿看来真的是应该没有advance的登山者来这儿,我从Prionia出发到顶峰Mytikas用了3个半小时,大概用7,8成的力气在爬。下降的途中到处跟人聊天,也花了将近3个小时,所以体力好的估计6-7个小时应该差不离。
说说路线,车能开到最高的点是prionia,海拔大概1100米左右。prionia有比较大的大本营,有参观和商店,从litochoro出发,顺着山路开到底就到了,错过的可能性不大。这段路开起来估计坐的人会很晕,各种发卡弯,最长的一个是六连发卡弯,特别想漂一把,但是视野太差,想想还是命要紧,哈哈。顺便提一下希腊语估计Google也不太懂,搜prionia是搜不出结果的,你就只能到了litochoro问问当地人,基本上如果从海的方向来,经过城里的大街右转再左转就可以捋着山路走了。
从prionia开始步行,基本上就顺着路走,就能到2100mi的refuge A,有个小卖部,也能过夜。这段路应该是花了1小时10-20分钟。休息15分钟,继续上升。就直奔Mitykas了。
2013-07-20 09.29.47
Litochoro城里的大路。

上山的途中

到了Prionia

 

 

仰望,是不是真有点儿神话故事雕像的感觉

到了Refuge A,有人扎营

 

Refuge A

植被开始有变化

 

 

 

 

 

 

 

烟雾缭绕

壁立千寻

 

 

 

 

 

 

 

 

奥林匹亚山是个很适合户外攀岩的敌方,虽然我对纯攀岩并不是特别感兴趣,学的那些也是为了应付登山过程中的需要。这个山的描述大概是some scrambling,quite a bit of exposure, 没有technical的部分。但是还是需要一定的体能和基础。

 

 

 

站在顶峰 ;D

奥林匹亚山有56座主峰,其中最高的12座分别是希腊神话12个最主要的神仙的御座,这座山头叫stefani,是宙斯的御座(Throne of Zeus), 看起来很有气势。

一群希腊人

我眺望远方的山峰

 

Stefani again

 

 

希腊语,是完全看不懂,我的希腊语基本上仅限于Taverna, Gyros, Frappe, Mythos, 哈哈哈。

panorama

来时的路

panorama

 

 

 

 

回到refuge A

山脚下的小瀑布,水很甜,其实在灵山海坨这个也随处可见,哈。

下山顺便开车去了一个废弃的神庙

 

从之前那张图上可以看出,奥利匹亚山就在海边上,天气好的时候(which seldom happens lol) 可以直接看到海的。

下山的时候开车下来,停在路边拍了两张

 

这两天的小结,哈哈

希腊太奇葩,居然100多公里没有加油站的,最后开得都慌了,在高速公路上,把空调关了,车6档带速,保持在70-80公里左右开了大概有10几公里,终于看到一个前方5公里加油站的标志,感动落泪,哈哈哈。

 

小结:

装备:

基本上不太需要什么装备,穿个合适的鞋就行,因为在希腊带一个多月,不想把我笨重的登山鞋背来,想到反正也得打篮球,就把篮球鞋带来顺便登山了。其实这种碎石嶙峋的山,加上需要一定的climbing的,篮球鞋很适合,抓地力虽然比不上真正攀岩的鞋,但是比一般鞋都强很多,舒适度和不错,当年去贺兰山也是穿着篮球鞋去的,看了奥林匹亚山的描述和图片觉得可行,于是就带来了。当然常用的户外装备还是要带上,另外可以多背些水。

技术难度

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但是还是要fit,身体好的上下山估计6-8个小时的,但是看到很多写要过夜的,当然也未尝不可。最后一段路有很多exposure (可翻译成悬空?),需要手脚并用(scramble),但是没有真正的hanging的部分,有一道沟需要跳过去,其他就真没啥啦。

进入

litochoro是绝大多数人攀登的起点,最近的有机场的城市应该是Thessaloniki和Larissa,到了可以坐bus到litochoro,但是车次不多,我时间少就从雅典租车直接开过来了。

 

回雅典的路上不走E75走E90的话可以路过一个叫kalambaka的小镇,有个Meteora monastery. 六座建在悬崖上的东正修道院,希腊版的悬空寺啊!linkin park某专辑原来名字来源于此。建议如果到希腊中部可以去看看。

最后来张Kos照

 

冬季登顶北欧最高峰Galdhopiggen – 完结篇

没想到一下又隔了半年多,是说半年多来第一次有空么,没准儿还真是,anyways,写完未竟的游记吧,不过俩礼拜之前的食物中毒对我的下山最后事故的结论似乎有了新认识。

当天的风速非常可怕,山谷里测出的风速都有13m/s,山上就无法估计那个速度了。但是下山怎么都好说了其实。

最后一段的陡坡爬升我们把雪板留在坡下,因为太冷,脱下skins重新穿戴,加上补充能量大概花了得有小20分钟,冻成马了就。

这次下山的部分非常曲折,最后ended up in the hospital… 脖子上还给带了个套。

因为天比较黑,能见度比较差,下山的速度不敢太快,而且下去的适合就知道我的dynafit board peak下山不会太舒服,74mm的板子在这种半米深得powder里基本上只能坐着滑了。一不小心板头就会吃雪。

后来最终还是摔了一大跤,以至于后来出现的症状怀疑是摔跤引起的。

下山的过程可写的就不多了,只能说用细板子在粉雪环境真的非常undesirable,而且粉雪本来就不是我擅长的,以至于这个雪季下了决心决定把粉雪练起来,买了Dynafit的新板子huascaran,114mm!

Anyways,下山最后的一段路太苦了,整个身体完全乏力,后来基本上就做不出转弯的动作了,因为没力气转弯,基本上往前滑一段,到了路的尽头,倒着滑一段,如此反复,到了最后开始呕吐。。。根据我的高山经验,我的高反一般在3800m左右出现,Galdhopiggen这海拔还差得挺远,另外自己觉得体力不应该这么快耗尽。于是摔跤+呕吐,于是就浮现除了脑震荡这个词。。。

多亏了Alex,要不是他,估计就折了。。乏力的感觉真的很可怕,边滑边吐的感觉真的很可怕,吐出来还是红色的感觉更可怕,还记得上升的第一段是最陡的一段路,倒着实在没法滑了,最后拼了一把,一咬牙冲下去了,到山谷里的时候基本上瘫在地上完全动不了了。

一想到有脑震荡的可能性,问了救护车,最近的医院在2个小时车程外,最后从一个小时车程外的镇上叫了辆taxi,也造就了我这辈子最贵的一次打车经历,突破了土耳其那次。3500多挪威克朗,按当时的汇率差不多4000人民币。。。基本上够买国内到欧洲的来回机票了。。

 

 

滑雪下山

很深

后面的照片基本上就都黑乎乎的像这样,没啥好传了。

 

再传几张另一台相机的照片

 

风,雾

陡坡雪板爬升考验技术和体力

 

午餐挖的避风小雪洼

看到这样的snow field一定要小心,一定不要走出能看得到得岩石的部分,因为有可能整个雪块只是悬在空中的,受重之后雪块和岩壁分离整个掉下去的可能性很大,那就神仙也救不了了。

下山途中玩儿起来!

 

Ski poles fencing, pretty cool, ain’t it ;D

 

后记:

出租车拉到4000块车程外的城市,当地的医院没有设备,连X光都拍不了,值班的医生觉得脑震荡这个事情比较严重于是又用救护车把我运到离医院往东又是2小时的车程,在车上还是猛吐,另外救护车大哥给我抽血的时候一扎针我的血居然直接喷出来了,哈哈,喷的到处都是,太刺激了,大哥说也不知道为啥血压会这么高,一路折腾凌晨时分到达Lillehammer的医院,lillehammer之前是办过冬奥会的,奥运会专用医院,一看我这4小时车城外拉过来的,各种检查,基本上敲遍了摸遍了我身上各个关键,然后各种左边按一下,右边压一下比较哪边感觉比较疼什么的,基本上没太大问题。第一个医生建议不然直接上MRI,传说中得核磁共振,或者弄个CT。我说不然再观察观察不行再说,这个东西毕竟对身体还是不好,他同意了。然后后半夜又检查了一次,感觉好像是没啥大问题,我说那CT什么的就免了吧,医生同意,说但是要至少留院观察24小时,以策万全。我说我下午有奥斯陆的火车要赶。最后签了一个自愿要求出院的免责声明,就走了。医生嘱咐三个月内要是感觉有任何不适,请联系你们自己本地的医生。

可以评为本年度最刺激的照片:D

抽,抽,抽,抽血

Lillehammer 的医院病房真美。

医院的停机坪

自拍一张

Lillehammer医院留念一张!

Home sweet home,坐上回家的地铁。

补充:直到两个礼拜钱人生第一次食物中毒,那个四肢无力加吐到死去活来的劲儿,忽然间觉得好熟悉的感觉,似曾相识,huh?现在心中基本肯定当时应该不是脑震荡,食物中毒的可能性比较大。Anyways,最后安全归来,并添加了人生第一次救护车,第一次脖套,第一次打车4000,各种经验,这就是人生,不是么!

I took my love and I took it down

I climbed a mountain and I turned around

And I saw my reflection in the snow covered hills

Till the landslide brought me down

Oh, mirror in the sky

What is love?

Can the child within my heart rise above?

Can I sail thru the changing ocean tides?

Can I handle the seasons of my life?

冬季登顶北欧最高峰Galdhopiggen – 单反篇

之前一篇文章发了所有的iphone照片,这篇放真正的相机照的吧,但是因为都是旅游头,锐度就都很一般。而且后来发现因为很多照片戴着雪镜照的,测光完全瞎了。。哈哈,凑合看吧,经验最重要!

从Spiterstulen出发,下了一冬天的雪,陡坡上裸露的岩石,看起来像是一幅水墨山水画。

穿上冰爪,背上雪板,开始攀登。

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儿。

第一段大陡坡上升,只能用冰爪,雪板背在背上,经过的前一日的大风,今天的雪实了许多,走起来相对容易了一些。

埋头走路

山的美只有站在眼前才能真正感受。

一路上升

小憩,伸个懒腰,抝惨了 😉

喜欢这张,在整理什么的感觉

Traverse a big snow field.

小回眸~~

太屌的逆光

Ski in climbing mode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不是约好的,但是我们的动作好整齐

我逆着光,却看见。。

We all look small in front of the mountain

Snow gets hard as it elevates, that makes it easier for climbing up. Also you can see the wind blows the snow powers up.

没对上焦

Alex的雪板,movement skis, 瑞士牌子

很像飘在雪上的感觉

feels like floating on the snow 😉

魔戒?

风太大,戴上了方巾,SSE的同学应该都认识这块方巾,Jagermeister赞助的October Fest, 哈!

中午吃饭,挖了个雪洞,不然停下来2分钟就冻僵了。

峭立悬崖,独自无言。

魔戒再现!

GoPro 第一块电池在这里告罄。

Fighting again the super wind

Getting tougher

风雪中,视野越变越差。

我,真正的魔戒,哈!

上升一些,视野又稍微恢复一些

太冷了,脸上露出的每一寸肌肤都受到暴风摧残。

那人,那山。

焦外一张

冻成马了。。

以为是顶峰,结果上去了发现要先沿山脊下降再上升,崩溃。

小小整修准备再上升。

后来发现好多照片黑成马了,是因为戴着雪镜照的。。。TAT, 一拿掉雪镜,照出来的色彩是如此鲜艳。。。

Alex的脸依然冻得胡子全部都结冰了。。

我把小脸藏得挺好 ;D

天气变得很诡异。

看背影有点儿倦了。

Beni, the demon, 哈哈!

耶!

据说夏天是个cafe… 冬天整个被埋了。

最后一段路真挺陡。

冻成翔了。。应该留胡子来的,还能保护一下。。连脸上的汗毛都冻上冰了。。

他们在自拍!

Galdhopiggen 顶峰,三人合照,真是不易。我们仨share了一壶whiskey 😉

峰顶的标致

下山时间到,下回继续!

whiskey 简介 – 苏格兰whiskey (Scotch)

苏格兰有着世界著名的whiskey的品牌,很多人甚至提到这个国家就会联想到whiskey。

上一章节写得太长,本来想从Scotch开始写的,写到后来有些混在一块儿去了,但是whiskey制作的过程大抵还是大同小异的,所以照着那个思路写到时也没啥问题。

苏格兰对于whiskey有着比较完善的法律规定的标准。想要称之为whiskey,必须得在橡木桶中陈化至少3年。虽然苏格兰的whiskey其实大部分都大大于3年这个最低规定。另外Scotch规定的最低酒精度是40%。

在分类方面,苏格兰把whiskey分为三大类,麦芽 (Malt Whiskey), 谷物类 (grain whiskey), 和混合(blended whiskey)。最后者混合型在whiskey销售市场占有了90%以上,在中国的大小酒吧最流行的Johnnie walker红黑绿金蓝方,芝华士这些全部都是混合型whiskey。要注意的是,对于混合型的定义苏格兰和美国是不一样的,后面会具体提到。

(一)麦芽型(Malt Whiskey)

最原始的whiskey类型,在连续蒸馏法(Coffey still)发明之前,大多数的酒精蒸馏只能通过Pot still。malt whiskey的制作方法一般是在pot still中进行两次蒸馏,一般具有强烈的烟熏味。

终于到了牛逼的部分了,下面提供一些逼格很高的词汇:single malt,single cask,vatted malt, cask strength.

Single Malt这个词现在对whiskey稍微有点儿了解的基本上都有所耳闻,感觉国内也没对这个词翻译,大家都开口闭口single malt。具体的含义:1)必须是一家酒厂生产的,2)只能使用麦芽化的谷物(malted grain)。3)必须用pot still蒸馏。大部分advanced whiskey drinker喝single malt.

Single cask, 一种特殊的single malt,除了要满足single malt的规定,还必须增加一条:每一酒桶必须得独自装瓶,在瓶子上标明酒桶的批次。因为其独特性和必须手工装瓶,一般single cask会贵一些。很明显的特点是每一瓶whiskey在色泽和味道上比较一致。

Glenrothes Vintage 1985 Single Cask Single Malt 这瓶是1985年的Glenrothes Vintage Single Cask Single Malt,700ml的价格大概3500左右。

Vatted malt,把来自不同酒厂的malt whiskey混合在一起,根据规定就不能叫single malt了,但是又不是blended whiskey。在苏格兰不太常见,但是爱尔兰几乎所有的whiskey都是vatted malt。在2009年新法规发布后,vatted malt更名为blended malt whiskey.

cask strength, 美国叫做barrel proof,是最烈的whiskey。为了降低酒精浓度和制作成本,大多数whiskey在装瓶的时候需要混入蒸馏水,使其达到40%左右。Cask strength可以直译成酒桶强度,意思就是whiskey在装瓶的时候不混水,桶里出来的酒是多少浓度,直接装瓶。一般cask strength的酒精度在60-65%左右。由于制作工艺的复杂,加上一般较长的年份,cask strength一般价格都比较高。另外由于在桶里陈华的时间较长,cask strength味道比较醇厚,普通的drinker估计不太能喝得了。记得我们在品尝lagavulin cask strengh时候,第一口入口,感觉太壮了,用布条沾湿在原酒中滴入几滴清水,喝起来味道变得更丰富。

逼格的词汇到此为止,哈,还有很多很细的分类,说起来就有点儿太多了。

(二)谷物型(Grain Whiskey)

生产的原料比例一般是20%麦芽化大麦和一些谷物,例如小麦,玉米,稞麦等。由于可以用Coffey still进行大批量生产,一般比较便宜。而且单独瓶装的谷物类whiskey几乎没有,大部分是用来和malt whiskey混合生产混合型whiskey。谷物型whiskey可以比较好地中和single malt的太烈的部分。喝过一种独立瓶装的grain whiskey,来自低地的Snow Grouse, 其实口感还不错,比较像speyside比较淡的single malt,或者是味道比较丰富的vodka,哈。谷物类whiskey的产地几乎都在苏格兰的低地。

(三)混合型(Grain Whiskey)

终于到了混合型whiskey,世界上销量最大的whiskey类型。

苏格兰混合型的whiskey是使用40% 的single malt和60%的grain whiskey混合而成的。一般混合型whiskey的口感顺滑,比较适合大部分人的口味。single malt一般比较烈,尤其来自islay和和campbelt town的,grain whiskey在连续蒸馏完了之后基本上是比较中性的酒精味,二者按4/6比例混合的结果就变成了口感顺滑的混合型whiskey。

谷物型的whiskey用到的类型不会太多,但是用到得麦芽型whiskey种类就多了,有的高达40种之多,混合型whiskey的酒厂一般有专门的混合师挑选配合各种不同的malt whiskey,通过不断试验在色泽和口感上达到最佳结果。

产区

苏格兰whiskey的产区按色泽,味道和特性主要可以分为五个,Highland, Lowland, Speyside, Islay, Campbeltown,还有一般不作为独立产区的西北诸岛island. 基本上淡水区的whiskey会比较清淡顺滑一些,以高低地和speyside为代表,咸水区的whiskey都比较烈,烟熏味也会更强,以islay和campbeltown为代表。

Scotch_regions.svg

Speyside位于苏格兰的东北部,因为一条叫Spey的河而得名。Speyside地理上属于高地,最早以前也划入高地产区,但是由于本身在产量和质量上都太牛逼,所以在高地中独立分了出来。Speyside的麦芽型whiskey一般被认为是质量最高的产品。

高地 (highland)的酒以很强的气味闻名,一般会明显或者不明显的有些花香和香料的香味,一般比较甜。

低地(lowland) 一般生产谷物型whiskey,在气味上一般比较软而且带果香。现在低地只剩下聊聊数家酒厂了,其中有一家我很喜欢,叫Glenkinchie,超级顺滑,很适合初级的single malt drinker。

Islay是苏格兰西南部的岛屿, 生产的whiskey不管从气味和味道上都非常浓烈,个人的总结是,醇厚,烈,超级烟熏。

Campbeltown出产的whiskey跟islay基本相似,但是会偏“咸”一些。现在只剩下三家酿酒厂。

本来想写一些关于苏格兰的whiskey的比较有特色的一些牌子,随便一看觉得有点儿不太好些,大概的分类可以大概安装产区来走,但是具体都某个品牌某一款酒,主观的因素还是有些大,先搁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