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 McKinley Plan 麦金利峰攀登计划

终于把几座山的计划摆上日程,今天做麦金利峰(6194 m),现在加团大部分价格在7500美金左右,大概安排在三周左右,时间有点儿过长,决定还是独立攀登。

看了一下Anchorage有家公司专门给有经验的登山者提供后勤服务,可以提前订好够15天的食物,食物还可以天数增减,他们帮你到大本营。至于登山许可证,在出发日期前60天直接在网上填个表格申请就行,如果是一个人登山,还得专门填一个solo climbing form, 在下面的red tape部分链接直接点过去就可以下载,许可证是NPS Ranger管理的,是阿拉斯加的国家公园服务中心。

大部分的登山者坐飞机阿拉斯加的港口城市Anchorage,然后再到开车或者火车到Talkeetna, 车程大概185km,2-3个小时的时间。从Takeetna, 大部分的登山者会打个飞的(出租机,lol)到达位于Kahiltna冰川东南部的大本营,海拔大约2380米。麦金利峰是世界上突起度最高的山之一,在阿拉斯加平原拔地而起。所以6千米出头的山大部分人如果走West Buttress需要设4-5个营地。

Mount McKinley Plan

If join guided tours, most of the tours charge 7000+ USD for the trip, as of summer 2014.

Self organized trip:

Red Tape:

Climbing permit: 360 usd, register with the Talkeetna Ranger Station at least 60 days before starting, register online here.

必须用NPS专用的屎盆子clean mountain can (CMC) ,下山后要归还。

Logistic Supply: Exposure Alaska, Food for 15 days available.

Details about supply http://www.exposurealaska.com/denali%20climb.htm1.pic_hd1.pic_hd

Air Taxi companies from Talkeetna to Base Camp, cost around 500 usd for round trip.

Talkeetna Air TaxiKantishna Air TaxiFly Denali, Inc.

Climbing days planning

D1, Fly to Anchorage, pick up food and supply

D2, Transport to Talkeetna, take Air taxi to Kahiltna Glacier, set up at Base camp (2200m), which locates at southeast fork of the Kahiltna Glacier.

D3, Walk up to Ski Hill Camp (2380m), set up tent, tour up to 11k camp(11,000’,3353m), carry half supply up, stay for an hour for acclimatization, ski back down to Ski Hill Camp ( 2380m), stay over night.

Distance: 8.9km + 6.5 km
Elevation Gain: 305m + 976m
Elevation Loss: 121m.

Descend Heartbreak Hill and ascend the main Kahiltna Glacier to 7,800’/2380m. It is common to travel at night to avoid the heat and increased danger of falling into crevasses.

D4, From Ski hill camp (7,800’, 2380m) to 11k camp (11,000’,3353m)
Distance: 4.0 miles, 6.5km
Elevation Gain: 3200’, 976m
Climb Ski Hill, then turn east below Kahiltna Pass and north just below 11,000’. Unacclimatized climbers should take at least three days to get to 11,000’ in order prevent altitude-related illness.1.pic_hd

D5, From 11k camp (11,000’,3353m)to 14k camp (14,200’, 4328m)
Distance: 2.8 miles, 4.5 km
Elevation Gain: 3,200’, 976m

Climb Motorcycle Hill, traverse north of Squirrel Point, navigate around Windy Corner and up to 14,200’. Most people double carry above 11,000’ in order to aid acclimatization. A popular cache site is at 13,500’ just beyond Windy Corner.

D6, From 14k camp (14,200’, 4328m) to The crow’s nest camp (17,200’, 5243m)
Distance: 1.8 miles, 2.9 km
Elevation Gain: 3,000’, 914m.

Climb a moderate slope to the base of the 55° headwall (15,400’). The headwall has two fixed lines unofficially maintained by the guiding companies. The right (east) is for the ascent and the left (west) is for the descent. Climb the headwall and gain the West Buttress.  This is the steepest section & the crux of the entire route.  Use of an ascender will assist the climb, but is not necessary.  Follow the West Buttress east to 17,200’.

D7, From The crow’s nest camp (17,200’, 5243m)to Summit (20320 ft / 6194m)
Distance: 2.5 miles, 4.1 km
Elevation Gain: 3,120’, 951m

Ascend just south of Denali Pass (18,200′), follow the ridge south-southeast to the Football Field (~19,500′). Climb Pig Hill to Kahiltna Horn. Follow the summit ridge to the summit, ski all the way down to base camp.

denali-route

高尔夫球简介 – 球场结构

接触高尔夫球有一段时间,直到上周末去正经上了个课,才真正的有些系统性的认识。

现代高尔夫球起源于苏格兰,至于早的起源,跟大部分其他东西一样,众说纷纭了。其中一个提到高尔夫球的发源有可能是中国的捶丸,在这儿稍微提一下。

中国的捶丸,在唐代出现,宋朝开始流行,明朝到达巅峰,清朝开始衰落。下图就是明宣宗行乐图中关于捶丸描绘的一部分,从球杆到球洞再到旗子,都很很多现代高尔夫果岭的影子了。

明宣宗行乐图

这篇写一些关于高尔夫球的基本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成几个部分。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对入门有些用处,但是要提高水平,还是需要通过训练达到。

1)球场结构

2)球具 (主要是球杆)

3)击球方法和分类

4)高尔夫球规则和计分

球场结构

如果用一句话描述高尔夫球的规则,就是以最少的杆数把球打进洞就赢了。如果做一个篮球的类比,高尔夫球也有全场和半场之分,全场总共是18个球洞,半场则是9个球洞,绝大多数的正规比赛是打18洞的,当然就像接头三人篮球赛的存在一样,高尔夫球也有一些9洞比赛。

标准杆

高尔夫球场的设计是为数不多的对场地没有硬性规定的体育运动之一,只要够18个球洞并满足标准杆数目为72,就是一个高尔夫球场。但是每个球洞的设计有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所谓的标准杆数(Par)。标准杆这个词应该大部分人不陌生,意思是:一个球洞,专业选手击球进该球洞所需要的总杆数。其实用“专业球手”这个词不是很准确,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零差点球员(scratch golfer), 意思就是和标准杆的相差的数量为零。所以标准杆是一个牛逼闪闪的指标,并不像其字面意思听起来一样只是达到标准而已,个人觉得Par应该翻译成“专业球手标准杆数”可能不会让人误读这个意思。一般常见的球洞标准杆数是3杆,4杆,或者5杆,也有极个别的球场有6杆甚至7杆标准杆的球洞。3杆球洞和5杆球洞的差别主要就是距离远近,还有一些难度上的差别会影响标准杆数。看下面的图就理解是什么意思了。图中第三球洞标准杆是3杆,而第四球洞就是4杆。图片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Kungsangen 高尔夫球俱乐部。

图1:Kungsangen 高尔夫球场的球道地图

高尔夫球球洞的设计至少需要有一个挥杆和两个推杆,所以球洞最低的标准杆是3杆,以下是一组不同的标准杆数的球洞从发球区到球洞的距离的例子,数据来自维基百科。

男子

  • Par 3 – 230 m and below
  • Par 4 – 230–411
  • Par 5 – 412–631 m
  • Par 6 – 632 m or more

女子

  • Par 3 – 190 m and below
  • Par 4 – 193–366 m
  • Par 5 – 367–526 m
  • Par 6 – 526 m or more

了解了标准杆就可以开始了解球场的具体构造。一个标准的18球洞的高尔夫球场应该是72个标准杆,不同标准杆数的球洞的数量没有硬性规定。例如可以有3个Par 3, 12个Par 4,3个Par 5。这样的的话18洞正好是72个标准杆。民用球场常常不一定是准确的72洞,上下浮动一两杆的情况挺常见。所以介绍球场的构造只要介绍一个球洞的构造,重复18次就行了。

每个球洞主要有几个部分组成:发球区(Tee), 球道(Fairway),障碍区(Hazards), 长草区(Rough), 界外(out of bounds), 果岭(green), 沙坑(bunker),分别对应图中1,7,2和6,3,4,8,5, 见表格。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发球区(Tee) 球道(Fairway) 障碍区(Hazards) 长草区(Rough) 界外(out of bounds) 果岭(green) 沙坑(bunker)
1 7 2,6 3 4 8 5
图2:高尔夫球一个球洞的完整结构分解

发球区(tee)

顾名思义,发球区就是开球的地方。在实际的球场设计中,发球区一般会有几个不同的开球点,用颜色来区分,球手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来选择选择比较远的或是比较近的开球点。这个水平划分跟雪道划分有点儿类似,每个地区使用的颜色稍微有些不同,比较常用的颜色一般是红色和白色,红色是女子发球点,白色是男子发球点。在白色之上还有黑色(有的球场用金色),一般是职业巡回赛选手专用,一般球场没有这种距离的开球点。总之到了每个球场,开打之前一般都会拿一本球道指南,介绍这个球场的地形和分级标准,下图是Kungsangen的球道指南,他们在红色和白色开球点之间还多加了两个,以适应不同水平的业余爱好者的需求。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越长的标准杆数也就越高。

8.pic_hd
图3:Kungsangen高尔夫球场的球道指南

球道(Fairway)

如图2中的的7所示,球道位于发球区和果岭之间,除了障碍区(Hazards), 长草区(Rough), 界外(out of bounds), 果岭(green), 沙坑(bunker),剩下的都是球道。

障碍区(Hazards),

顾名思义,障碍区就是无法顺利击球的区域。

高尔夫球场主要的障碍有两种,1)水障碍,常见的有池塘,湖泊,河流等,2)树林障碍。有些时候会把沙坑等人造障碍归入障碍区,

障碍区的边缘一般会有标识,障碍在前方的一般用黄色的地桩标出,障碍的侧方的一般用红色地桩标出。

如果球手把球击入“无法击球”的障碍区,根据规则会罚分。对于“无法击球”的定义:根据规定球杆在击中球之前不允许碰到地面或者水(练习杆也不行),如果无法满足这个条件,就是无法击球。当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一般是把球从离障碍边缘标识线两个球杆距离的地方手臂伸直与底片平行丢下,由球自然滚落停下的地方开球,并罚一杆 (在当前总杆数上加一杆)。

我把沙坑单独分出来的原因是如果球掉到沙坑里,必须在沙坑里击球。

长草区(Rough),

一般位于球道和界外之间,草修建得比较长,会使得击球难度变大,但是不会无法击球。

界外(out of bounds)

这个就没啥好解释的啦,哈。

果岭(green)

果岭就是球洞所在的地方,也是高尔夫球最重要的部分,每个球洞至少设计两杆在果岭上的推杆,也就是一个18洞的球场至少36个是设计给在果岭上的推杆,所以推杆的水平如果比较高,赢球的几率也就高很多。很多人练习高尔夫只在Drving Range疯狂练习各种远距离击球,却忽略了果岭上的推杆。

沙坑(bunker)

沙坑击球有很多技巧,根据球离沙坑边缘和沙坡远近有不同的击球方式,后面可以细说。

卢卡拉-珠峰大本营徒步

地名用中文不太好使,就直接用英文了。两周左右的珠峰大本营徒步看起来还是挺靠谱的,如果想虐,估计可以缩短成一周基本上也毫无压力,随时走起!

Hiking – Lukla to Mount Everest’s base camp

Day 1: Arrival in Kathmandu.

Day 2: Sightseeing in Kathmandu, visit Buddhist stupa Boudhnath and Monkey Temple (Swayambhunath).

Day 3: Flight to Lukla (2880m) and from there trek to Phakding (2740). Overnight in the cabin.

Day 4: Trek to Namche Bazaar (3800m). Overnight in the cabin.

Day 5: Trek to Tengboche Monastery (3800 m). Overnight in the cabin.

Day 6: Trek to Dingboche (4300m). Overnight in the cabin.

Day 7: Day Trip to Chhukung Valley (4700). Walking back to Dingboche. Overnight in the cabin.

Day 8: Trek to Lobuche (4900 m). Overnight in the cabin.

Day 9: Lobuje – Kala Pattar (5545m) – Gorakshep, Everest, Lhotse, Nuptse, Changtse, Ama Dablam.

Day 10: Trek to Mount Everest Base Camp (5300m), then travel company to Gorakshep. Overnight in the cabin.

Day 11: Day Trip to Kala Pattar (5500m), followed by a trek to Pheriche (4200m). Overnight in the cabin.

Day 12: Trek to Khumjung (3700 km). Overnight in the cabin.

Day 13: Trek to Monjo (2800 km). Overnight in the cabin.

Day 14: Trek to Lukla (2.7 km). Overnight in the cabin.

Day 15: Flight to Kathmandu.

4.pic_hd

Elbrus plan 厄尔布鲁士计划

花1小时做了Elbrus的计划,是个比较简单的山,主要的Objective danger是天气,如果合适的装备和经验,基本可以轻松写意地搞定。

但是又看了一下俄罗斯签证和各种许可证,估计一时半会儿办不了,留着明年用了。

D1,晚上8点的飞机到矿泉城,可以定车到Elbrus山脚下的小镇Terskol  (2100m),大概200km的距离,需要3-4个小时

D2,海拔适应,登Cheget (3450m), 坐缆车上去,滑雪2-3小时,下午3点左右滑雪下山谷。

D3,上午出发,上汽油桶小屋Barrel Hut (3800m), 总共三段缆车,最后一段有可能不开,从第二个缆车到汽油桶徒步大概30-40分钟。在汽油桶简单调整,再次海拔适应训练,可以走到Pashtuhova rocks (4670m),或者垭口 (5416m),海拔适应原则就是尽量走高宿低,晚上宿汽油桶营地。

D4,如果1)天气合适,2)体能状态好,直接冲顶,可以当日滑下至Terskol valley。不然就增加一天海拔适应。

D5,预留登顶日。

D6,预留登顶日。

如果去之前海拔适应好,又恰巧赶上好天气,是一个可以一两天来回的山,只需要D3+D4, 哈。

Day 1, Arrive at Mineral Vody airport at 20:00, transport to Terskol (2100m), takes about 3-4 hours, 200 km.

Day 2, Acclimatization, ascend to Cheget Mountain (3450 m), ski around for 2-3 hours, back to the valley at 15:00

Day 3, Start in the morning, go up to Barrel hut (3800m),  from the first lift, it takes 3 lifts up to Barrel hut, 3rd lift might be closed, then one can walk for 30-40 mins from the 2nd lift up to the hut. To acclimatize more, walk up to the Pashtuhova rocks (4670m) or the saddle (5416m), stay for 30 mins, ski down. Sleep low at the Barrel hut.

Day 4, If 1) weather is good, 2) physical condition is good, try summit, Ski down to Terskol valley if possible. Otherwise, take the day easy for extra acclimatization.

Day 5, Reserved summit day.

Day 6, Reserved summit day.

Weather: MOUNT ELBRUS WEATHER FORECAST

Mount Elbrus-standard route as viewed from Cheget Peak.
A=Barrels hut; the normal starting point for the climb of Mount Elbrus, elevation 3800m
B=Approximate location of Deisel Hut, elevation 4157 m
C=Pashtuhova Rocks elevation 4670 m
D=Saddle, elevation 5416 m
E=West Summit elevation 5642.7 m
F=East Summit elevation, 18,441 feet (5621 meters)

Summer ski at Zermatt

Kili的事儿还没定下来,现在已经定了去日内瓦的机票,只能希望他们的行程跟我的能合上。

看了不少文章,发现6月初比较大的可能性Matterhorn完全out of condition,有可能要换其他方案。

脑子里有两个idea,一个是hardcore路线,反穿Haute Route从Zermatt到Chamonix,缺点是有可能没有足够的雪,而且如果需要带雪靴和大登山靴,有点儿没法弄。

另一个方案是Zermatt Paradise Glacier,随便滑几天然后顺便爬几座山,附近4000+的山有的是,要滑要爬都随意。

然后有可能去Chamonix跟9+2最后一站的国内团队汇合登顶勃朗峰。

刚发了信息询问Ebba该带什么雪板。

把信息稍微集中一下:

Paradise Glacier的piste map,开放的部分基本上在Trockener Steg和Matterhorn glacier paradise之间。开放的牵引:V Furggsattel,X1 Gandegg,90 Gravity Park, 还有Q3大缆车。http://www.zermatt.ch/de/page.cfm/pp_matterhorn_glacier_paradisepiste-map-winterpano_winter-2014_03

 

夏天缆车和牵引的开放时间和雪票价格,跟冬天价格基本上差不多。Zermatt冬天全开放有331km的雪道,毫无争议的欧洲之冠,夏天开放21公里,另外在意大利边开放5.5公里。

 

 

开放时间表: http://www.matterhornparadise.ch/en/summer/summer-skiing/timetableski-lift-summer Cable-car-summer

雪票价格:http://www.matterhornparadise.ch/en/summer/tickets-tariffs-summer/skipasses-summerskipass-spring  skipass-summer先这样好了。

 

马特洪峰(Matterhorn)攀登计划

Finally it comes to Matterhorn. 在登山者的世界,马特洪峰的名字一出现,脑子里就会出现一幅画面,就像一把直插云霄的利剑。

哪怕是最简单的那条路线(相对),垂直上升1200米的山路程总长度才1700米。 matterhorn-Hörnligrat

夏天可能会再去勃朗峰一趟,而且一直想去试试看Zermatt的Glacier paradise夏天滑雪是什么感觉,忽然就想到不然就爬一下马特洪好了。

行动派的人瞬间就把开始计划。问了一下一年呆在zermatt两个月的朋友一些基本情况,加上Summitpost,Wikitravel,再加两篇随机搜到的个人博客,基本确定了路线。
Geneva — Zermatt (1620m)  — Schwarzsee (2552m) — Hörnli Hut (3260m) — Matterhorn (4478m)
本来想在日内瓦机场租车,后来发现Zermatt是不允许私人汽车的,车只能开到Täsch, 离Zermatt还有7公里,只能坐火车或者Taxi,或者不行,就放弃了这计划。
攀登路线基本上定了是Hornli grat,第一次去还是选个常规路线好。大部分人把Hornligrat的难度归为AD (IFAS), 应该问题不大。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Hornli Hut现在在重修,直到15年才会开,需要自带帐篷了。
Day 1, 中午从Zermatt出发,上Schwarzsee (2552m),可以缆车上去或者hike up,Zermatt海拔1620m,徒步的话估计2小时。从Schwarzsee到Hornli Hut差不多再两个小时。
Day 2,如果状态好,天气好,Day 1 晚上8点睡,3点半起,4点开始登。登顶加下山差不多8-12小时,估计晚上可以直接宿Zermatt。
如多Day 1状态不好,高反严重之类的,或者天气太差,可下撤至Schwarzsee睡一夜再上。
6月初估计在Matterhorn下面还有些野雪可以滑,带上雪板,定Swissair,一个所有滑雪器材可以免费运的航空公司,对于瑞士滑雪过度的名号是个很大的plus, 哈。
一直不喜欢纯粹的climbing,climbing的技能在户外运动必须get,但个人比较喜欢整个路线的某些部分有一些需要climbing技巧的类型。看了一下Matterhorn大致的情况,决定还是加强一下这一部分,刚刚定了周末开始室内攀岩,发现我居然没有climbing harness,所有的装备都是冰川用的,攀岩鞋和harness和belay都要重新买。

滑雪肌群训练

在复健的过程中接触了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除了跟physical therapist交流,自己也做了一些学习和研究,对于骨折,其实最先愈合的一般都是骨头,往往是肌肉和软组织的退化造成了很多时候骨折恢复得比较慢。通过了解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组织是如何运作的,掌握某些动作需要哪些特定的肌肉和组织支撑,然后做出相应地训练,是最合理的方法。

滑雪肌群是这里讨论的重点,对于非雪季的身体训练有较大帮助。文章的来源主要是我自己的感受结合网上一些比较流行的训练方法。全身运动其实是要全身的力量都能有一定程度的训练和平衡,但是滑雪尤其特别注重之处。以下按顺序列出最影响滑雪的肌群和比较常见的训练方法。

1. 股四头肌(Quadriceps)

腿部力量是滑雪最重要的,其中又以大腿力量为最重。股四头肌应该是滑雪中用到最多的肌肉,有朋友是Giant Slalom瑞典前国家队队员,他得大腿那个粗度和强壮的程度我一眼看着就觉得都是力量,哈。

股四头肌群,顾名思义就是由四个肌肉组成,分别是股直肌(rectus femoris)、股外侧肌(vastus lateralis)、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和股中间肌(vastus intermedius). 其中股中间肌位于骨直肌下方,图示中看不出来。股四头肌群全从上起源于髋骨,到下延伸至膝盖骨,所以股四头肌的力量对膝盖的保护有直接的作用。YouTube这个视频介绍了整个臀部和大腿的肌肉群,10分40秒开始是介绍股四头肌,有兴趣可以延伸阅读。

锻炼股四头肌的方法:

1)深蹲(squat),负重8-12一组,每次3-5组,不负重20一组,3-5组,注意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视频

2)弓步 (lunge), 步子尽量迈开,上身要直,负重8-12一组,每次3-5组,不负重20一组,3-5组。视频

3)腿部推举 (leg press),重量自行调整,以能推一组15下左右为准,3-5组。

4)腿部抬举 (leg extension),重量自行调整,以能推一组15下左右为准,3-5组。

所有这些锻炼,基本动作一定要保持,质量大于数量,假设你标准动作只能做八下,不能为了达到12下的强度牺牲动作的质量,另外锻炼一定要循序渐进,很多时候一次性锻炼过量是导致受伤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受伤的最大原因,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标准感觉什么是适量。

2. 腿后腱和臀大肌 (Hamstring and Glute)
滑雪的基本动作是身体微微前倾,腿的后部力量是滑行过程中保持全身稳定的关键,腿后腱的肌肉群和臀大肌是需要重点训练的肌群。
腿后腱是一个肌腱群,这里顺便阐明一个概念:肌肉(muscle),肌腱(tendon),韧带(ligament)的区别:
肌肉是直接连接神经系统的,大脑的指令可以直接传达给肌肉。
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组织
韧带是连接骨骼和骨骼的组织
根据排列组合应当还有一个不太常见的东西是连接肌肉和肌肉吧,哈!那个叫筋膜(Fascia).
连接腿后腱的腿后腱肌群主要包括三大肌肉: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 半腱肌(Semitendinosu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在下图中依次从右到左。
解剖学上有启动型肌群(腿后腱肌群)和对抗性肌群(Antagonist muscles), 例如走路由股四头肌启动,而腿后腱肌群会有一个对抗性作用来保持平衡。当动作相反的时候,他们的启动性和对抗性就会调换脚色。对于腿来说,咱们一般不会倒着走路,所以大部分人的股二头肌不太发达。但是如果有大腿前方肌肉太发达,那就有必要针对后部分肌肉做一些专门训练以平衡。对于自由式的滑雪,很多时候需要倒着滑,这时候后腱肌群就需要专门的针对训练。
hamstrings

腿后腱肌群的训练方法:

1)深蹲(squat),负重8-12一组,每次3-5组,不负重可以20一组,3-5组,注意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视频

2)硬拉(Deadlift),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重量,8-12下一组,3-5组。视频

3)腿后抬举(Leg curl),重量自行调整,以能推一组15下左右为准,3-5组。

3. 大腿两侧 (inner and outer thighs)

很多时候大腿两侧的肌肉会被忽略。尤其是滑雪的初学者会习惯性地使用脚踝来转向(steering),因为大部分人转弯是从犁式转弯过度到平行转弯的,使用大腿的力量来转弯一般会在比较高阶的滑雪技术中大量使用。之前提到过carving的基本原理,通过腿部力量压弯雪板让其自然转向。这个过程中大腿外侧负责转向并保持稳定和平衡,内侧负责保持雪板的方向。

训练方法:

1)侧向弓步(side lunge):步子尽量迈开,上身要直,负重8-12一组,每次3-5组,不负重20一组,3-5组。

2)瑞士健身球:两腿夹住健身球可以训练大腿内侧:15-20一组,3-5组。

3)大腿两侧训练器(Adductor),这个机器实在不好翻译,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夹重量训练大腿内侧,通过往外推重训练大腿外侧。视频

4)旋转训练:视频

5)毛巾训练:在地板上铺一块毛巾,两腿张开与肩同宽,双脚不离地让双腿并拢,是一个很有用又简单的大腿内侧训练

4. 小腿

小腿和脚对于滑雪也有较大的作用,尤其是初学者用腿的下半部分的比例要高过上半部分,小腿的训练也比较重要。但是总体上学会用大腿滑雪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不管从肌肉群的力量和爆发力上,大腿都是最发达的一个大肌肉群。但是小腿肌肉的强壮对于保护膝盖和脚踝有很重要的作用。

5.腰腹和背肌

腰腹和背肌对于滑雪中保持稳定和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腰腹和背肌的强大对于人体最脆弱的部位之一脊椎有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对于腰腹的训练网上太多了,两头起(V-ups), 实心球转向(medicine ball twist), 背部两头起(back extensions), 轮滑系统劈柴动作 (pulley system wood chops), 引体向上 (Chin up), 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6. 手臂肌肉

在滑雪的时候手臂位于身体正确地位置保持平衡,点杖也是整个stacked动作的一部分,在练习其他肌肉的同时别忘了顺便练习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

科学的了解运动中肌肉的使用和如何加强这些肌肉对于长久的运动寿命和降低受伤的概率有很大的作用,祝大家滑雪愉快!

 

登山滑雪简介(二)器材之雪板篇

对于登山滑雪,下降的部分其实和正常的滑雪差别不大,如果你站在山头,不管是用什么板子,能不能顺利滑得下去当然主要是看你的技术和经验。不同类型的板子适应的地形不太一样,从雪况来看从坚冰到深粉雪,当然要根据你要去的地方来选择最合适的板子。

双板(skis)在登山滑雪领域占有绝大多数的份额,是这里重点讨论的对象。但是近年来单板(snowboard)也越来越多地被登山滑雪者们用起来了。单板加登山的狂热分子发明了一种叫做spiltboard的东西,可以把单板拆成两半在上升的时候可以像双板一样行走,固定器也像AT的固定器一样有平地,上升和下降模式,我有一个朋友用的就是spiltboard,看起来很酷,可以滑降的时候手里还拿着冰镐,哈。不过我个人还是觉得单板比双板操控性能好不少,安全一些。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双板。

如果你对一般雪板的构造感兴趣,Mechanics of Sports有一篇很详尽又易懂的文章,可以自己去看看。基本上是一个木头的核心层(core),上下各覆盖一层合成材料层,然后是板顶(top sheet)和板底(Base),再加上边墙(sidewall)和金属边缘(edge).

 

核心层是影响雪板强度(strength)和硬度(flex)最主要的因素,除了木头之外,很多其他材料也经常用到,最常见的有玻璃纤维(glass fibre),抗扭盒(torsion box)造型的泡沫,凯夫拉(kevlar), 碳纤(carbon),蜂巢铝合金(aluminium honeycomb),钛合金(titanium)。现在中低端市场用大多是玻璃纤维和泡沫,造价便宜,性能也不错。木核心的一般用在比较贵一些的雪板上。

高山滑雪板子的发展比起各种回转雪板要慢多了,市场小,生产成本和售价高,市场决定了产业的发展速度,现在也算有了大的发展,但是厂家还是屈指可数。

大部分登山滑雪者用的是高山游弋板(alpine touring skis, 硬翻感觉好奇怪,下面统称AT板)和特力马克板(Telemark skis)。Telemark来自挪威,自成一家,现在在北欧之外,或者在挪威之外用的人其实不太多。AT板子和Telemark有一些差别,但是技术的进步把差别变得越来越小。最主要的不同来自滑行技术的差别,AT板子下山的技术和一般的雪道滑雪是一样的,比较常用的刻刃滑法(carving)通过压雪板来实现转弯。而Telemak在下降的时候脚跟是松的,传动性就自然会差一些,那种滑法在转弯的时候对雪板的的压力小很多,所以一般Telemak的板子的flex做得会稍微低一些,比较易于压板。为了平衡强度,有些telemark板子会把纵向flex做得高一些。

从外形上看,现在的登山滑雪板,不管是AT板子,Telemak板子都和正常雪道板越来越相近。但是总体上性能有一些比较显著特点,例如同size板子一般比较轻,另外有些板子自带接固定器的孔,但是Dynafit似乎在最新出的几款雪板开始放弃预钻孔的设计了。另外登山板一般不做两头翘(twin tips),主要是经常在野外需要把雪板插入雪中当固定的锚位,而且两头翘在比较陡的地方一个不好就滑走了。

好了,现在来谈谈雪板的选择把,在选择雪板的时候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宽度,侧切形状,重量,长度,该雪板准备使用的地形和雪况,固定器和靴子的兼容性。

在开始各个部分细节的讨论之前,先说一下整体的思路:根据路线的类型综合选择雪板,没有一种雪板所有的环境下都最适合。很多人讨论效率的时候,觉得轻就是王道,这里的重量主要讨论雪板,固定器和靴子的组合。但是常常忘了整体的高效才是真正的高效,业内有个说法叫卡路里效率,就是你上山跟下山综合能量消耗最低的组合才是好组合,而最轻的组合并不一定都是最综合高效的组合。听过这么一个例子,最轻的锤子不是最好的锤子,最好的锤子是重量足够轻但是又能保证能把该定的钉子定进去。当然,大部分的滑雪登山时间和精力是花在上升上得,但是总体上来讲板子越轻稳定性就会相对越差,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时候,上山省下的精力轻易就耗在下山时的需要更多的力量来压板子上浪费掉了。再回过头来讲,现在的材料技术和滑雪都有突破,还真出现了一些在轻的同时稳定性并不损失太多的板子。

宽度(waist size)

雪板的宽度一般都是指板腰宽度,现在地雪板一般式两头大中间小的设计便于转弯,所以侧面形状和宽度要连着讨论。选择道理很简单,越宽的板子浮力越好,越窄的板子越灵活,在硬雪上的性能也越好。如果你去的地方硬雪比较多,那就应该选择窄一些的板子,如果大多是深粉雪,那就应该选宽板子。在野雪的世界,大部分时候宽板子比窄板子滑起来容易一些,但是如果你要钻树林,或者有类似硬冰的地形需要,灵活的板子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大致的分类:70以下的板子一般式比赛采用,70-80的板子用在硬雪环境较多,100以上的板子一般用来freeride touring,全地形的板子一般位于80-100的区间。

7000米以上的山如果要滑一般原则上选用70-80之间的板子,一是高山因为常年低温和大风出现粉雪的概率不太大;二是那么高的山一般要好几周甚至几个月在山上,上山的考虑要比下山大,大多数时候板子轻还是占一些便宜,第三是如果你比较细板子在粉雪和宽板子在超硬雪甚至是冰或者树林的情况下,细板子在粉雪还是能滑只是滑得痛苦一些,而宽板子会因为灵活度差可能出现危险情况。

但是总结一句话,这些参数只是指导性的,具体还是得实际情况选择。

侧切形状(Side Cut)

板子的侧面形状决定了板子carving的时候的转弯半径,转弯半径约小,则板子越灵活。国内把carving翻译成卡宾转弯,或者刻刃转弯。前些年carving的概念都炒疯了,从carving雪板,到carving 雪杖,carving 手套,甚至carving内裤,搞得玄乎其玄。卡宾其实是雪道上滑雪比较进阶的转弯技术,不应该在这里提,但是后来发现不明白carving到底什么意思的人好多,甚至有些滑了很多年雪的老鸟也不是完全明白。物理上,carving非常简单,而且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可能一百年前就有了,只是carving ski流行的时间还不太长而已。最早的时候雪板是直的,那种板子转弯的进阶技术是一奥斯陆的老市名Christiana命名的,叫做Christie turn,就是平行转弯法。后来发现通过雪板的侧切转弯变得更容易而且控制度更高。

关于carving基本的物理原理一说就懂:因为雪板的侧切形状,在转弯的时候通过脚对固定器进而对雪板的一侧施加压力,雪板的形状发生变化,而这个形状就是实现carving转弯的弧度,见下图。

现在有侧切的雪板中线比较细,两头比较粗,当板刃立起来时,下面有一个大孔隙。

用手向下压固定器的时候,板子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弧度,这个弧度就是carving转弯发生的物理。

再看一张板子的背面,有一个明显的弧度。

这三张图看完你要是还不明白carving是啥,那就只能帮你到这儿了,哈。

所以一个完全的carving是这么定义的:转弯完全是通过雪板受压形状实现拐弯,在转弯过程中有任何的侧向滑动(skidding,俗称搓雪)的成分在就不是纯正的carving。100%的carving是理论上不存在的,要看最纯正的carving,随便看个世界杯的小回转或者大回转,都是教科书式的动作。进一步阅读,请看犹他大学数学系发的一篇文章,有详细计算公式:)

最后强调一点的是,侧向滑动(搓雪)是滑雪中必备的技能,在不同的雪况上需要分配你搓雪和刻刃的比例,追求carving这种事情是在压得非常好的雪道才有可能追求的东西,我个人基本上没有专门练过carving,因为对于省劲儿滑雪法(functional skiing)甚至有时候是求存滑法(survival skiing), 纯carving基本上是没用的,甚至会带来危险性,要追求的是对于雪板和雪面角度的精准控制,请看下图,图中的A1和A2是我在登山滑雪中会选择的,因为比较省力。在雪道上的时候当然可以无限制追求B2的感觉。 图片来自Epicski论坛。

 

 

回到雪板的选择上,侧切弧度太大的板子在复杂地形里并不好用,一般没有那么平整的雪况可以给你随便压,跳转或者八字转弯经常需要用到,所以一般的登山滑雪板都不会做成侧切弧度太大的。

关于宽度,要是我只能有一副板子,我估计会选一个88左右的,其实75-95之间的雪板都能选择,关键看你是去哪儿。

重量

在不损失或者说在不影响安全的范围内不太损失下山性能的前提下,当然是越轻越好。总体来说重量越轻,下山的性能越差,差别主要在于稳定性。普通的雪板一般都不会标重量,但是单只雪板的重量大多数都在2公斤以上。登山滑雪板重量一般会轻很多,现在一些牌子做的雪板真的很不错,在追求轻的同时下山性能一样很优秀,这必然要求雪板各个部分从选材到设计都要做得很好,意味着价格必定不便宜。开篇已经提过,重量很重要,但不要作为选择唯一因素,在买之前一定要问清楚,雪具店的店员如果也不懂,上网问个清楚。

长度

由于重量原因,登山滑雪者一般会选择偏短一些的雪板,一寸短,一寸轻。而且短的在一般的雪况操控性能好一些。但是如果你去很多粉雪区,短就意味着浮力小,所以也有人会选择长一些的。

该雪板准备使用的地形和雪况

主要总结一下几个情形,当然都不是绝对的。

1)硬雪选窄版,软雪选宽板。

2)下山很难选重一些的,上山多选轻一些的。

3)不要选侧切弧度太大的。

我现在用的两个板子,一个Broad Peak 宽74,一个是Huascaran宽114,大多数时候在用Broad peak,但是如果去北海道,Zermatt,Whistler, Riksgransen之类的地方,114绝对是个大杀器 😀

固定器

AT板子的固定器现在地厂家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用的都是Dynafit和Marker,两家的产品都非常棒。Dynafit轻,Marker重但是下山性能野一些,但是现在Dynafit各线产品也全了,特别是13年新出的一款Beast做到了16DIN,个人觉得对大部分人用处不大。还有Plum, Silvretta, Fritschi Diamir之流,我没有试过,也不敢评价。

AT板固定器的共同点是需要能根据地形调整模式,一般有平地,缓坡,陡坡,下山四种模式。

Dynafit的固定器需要专门的靴子才能用,marker的应该大部分靴子都匹配。

靴子

靴子的参数主要是硬度(flex),flex越高,鞋就越硬(stiff), 传动性能也就越好,当然同时舒适度会降低,也需要更强大的腿部肌肉和滑雪技术来支撑,EVO上根据flex有个分类,一般男性的advanced skier用的靴子flex需要在110以上。但是每个厂家之间对flex的定义不太一样,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试穿再做判断。

AT靴子有两个模式,走路模式和滑雪模式。换到走路模式的时候脚后跟不会锁紧,对于需要长时间行走并且保持一定灵活度的登山,走路模式太管用了。换成滑雪模式就跟一般的靴子没区别了。

用flex来衡量的话,AT靴子就相当于有两档,我的靴子是BD Quadrant 4,下山模式flex 120, 走路模式的时候是50.
内靴(liner)
一般AT靴子的内靴是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作为材料,简称EVA,可以通过加热塑型(heat-moldable),一般专业的雪具店都有烤内靴的机器,烤到合适的温度之后把脚穿进去塑性,最后靴子的形状就能和你的脚型完全符合。除了这种量身定制等级的fitting,EVA的靴子还一般比较轻,更保暖,防水性能也更好。当然价格也不便宜。
如何试穿
专业的雪具店一般会有经验非常老到的店员帮你挑选合适的靴子。结合在北美和欧洲的经验,一般试穿会有以下几个步骤:
1)如果你外壳和内靴要分开买则需要先试试外壳,脚穿进去之后大概应该剩2cm左右的空间,如果你是参加比赛要追求速度,那可以缩紧一些,如果你在北极圈内需要徒步或者登山俩礼拜,还可以适当放宽一些。我见到的分开买的其实并不多,这个步骤大部分可以跳过。
2)穿上内壳试整体。外壳和内靴一家的就直接试就行了,在试穿之前应该先选择靴子的脚板宽度,英文叫last,EVO把脚板宽度分成窄,中,宽,三类,97-98mm左右的算窄,100左右算中等,102以上算宽脚板。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脚板宽度来选择就可以省很多时间,如果你不确定那就慢慢试咯,一般亚洲人的脚板比较宽。雪靴什么样算长度合脚?身子站直了的时候脚趾应该是稍稍顶着靴子一般就可以,而且雪靴会越穿越宽,你第一次试的时候靴子肯定是她人生中最窄的时候。
我个人即使在雪道上也用AT靴子,120的flex基本上可以支撑任何的carving,而合脚的程度又是无与伦比。

上山和下山的性能是雪板,固定器和靴子三者配合的结果,强雪板就要搭配强固定器和强靴子,你大概不会把一个super light binding装在一个超强度的雪板上,也不会在超高DIN的beast binding上配一双软趴趴的靴子。拿我的两个雪板举例,我的74mm的broadpeak配的是tlt speed binding, 固定器重量才300克出头,DIN值最高10. 而114mm的huascaran配的就是TLT Radical, DIN值可以到12. 完全不是做广告,Dynafit真的是改变了登山滑雪界,他们新出的tlt speed superlight, 180g一个能做到10的DIN值,还有那些又轻性能又好的板子,game changer!

雪板相关的还差一些周边没写,例如雪板冰爪(ski crampons), Ski leach/Ski brake, 止滑带(skins)没写,下篇继续。

登山滑雪简介(一)器材

冬季登山系列只开了个头,决定改成滑雪登山系列。
登山差不多十年,在中间才开始尝试冬季登山和雪山,绿野算是个启蒙点,也是一步一步从香巴拉到灵山,海坨,百花山之类开始,开始爬中部山峰的时候就出国上学了,很自然地接触了北欧的各种冬季运动,从cross country到ski touring,这些对于北欧和阿尔卑斯的人们就像呼吸一般自然的东西在当时的我看来是那么新鲜,不过一下子也就很容易地学起来了。对于滑雪这件事情,刚开始的时候主要是登山的需求驱动的,尤其冬季登山用雪鞋上去走下来的过程是一件非常tedious的事情,于是就决定把滑雪练起来。上手还算挺快,完全自己看些视频加实践再视频再实践基本上搞定了全地形。朋友把我称为functional skier,除了偶尔在雪道上练习技术的时候,基本上采最省力的滑法,不管是上升或是下降。最近一个雪季才开始稍微练习一些跳跃(powder地形的跳跃跟一般的Freeski跳台差别很大)。

挪威Galdhopiggen,北欧最高的山,AT雪板处于上升模式,脚跟和雪板分离。

分离式单板(spilitboard), 为单板的爱好者专门设计的,可把单板拆成两部分易于上升

什么是滑雪登山(ski mountaineering)

对于滑雪登山,不同的人有很多不太一样的定义。英文里面有好几个近义词基本上是一样的意思,稍微有些区别,ski mountaineering, ski touring, backcountry skiing, Alpine touring, Randonnée skiing, 甚至有的时候Telemark也是和这几个词混在一起,这些词比较混乱主要是有的是根据行为命名的(ski touring),有些是根据地形命名的(backcountry skiing),有些是根据使用的工具命名的(Telemark),然后其中又稍微有些比较不同的含义(implication)。
这几个词基本上的意思都涵括这么一个意思:用人力登上雪山,再滑下来。但是上升和下降的比例每个定义稍微有些差别。到底是为了登山滑到更好的雪,还是用雪板登到更好的山?这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只能仁者见仁了。
我个人来讲,ski mountaineering的出发点更多的是登山,滑雪板是一个工具可以在冬季更容易上升和下降,当然能够滑到处女粉雪的那种心情也是无比的好的。登山滑雪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混合体,除了滑雪技术,还要需要你对高山攀登,雪山攀登,绳索技术,冬季扎营,基本的攀岩和攀冰技术的综合掌握,然后还当然还需要很好的体力。
滑雪登山近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而在欧洲和北美,尤其是北欧和阿尔卑斯国家加上加拿大,人们已经从事这项运动很长时间,他们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所需这些运动存在的基础比较深厚。看过一个纪录片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小伙儿,用着最原始的自家制作的雪板同样可以跟世界顶尖选手PK。缆车系统式二战后才在欧洲发明的,使得人们不需要登山就可以滑雪,也使得登山滑雪运动变得非常的小众。而登山滑雪是到了1990年代后在逐渐开始再次流行。国内的滑雪登山近些年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阶段。人群基本上来自原来一群相对比较年轻的高阶登山者,也不乏一些厌倦了雪场了高阶滑雪者。
从装备的发展上,现在的选择也越来越多,不管是注重上山还是下山性能,或者针对不同雪况,雪板和固定器在市场上的选择都越来越多。装备总体上变得更轻,强度更高,稳定性也更好。很多雪板在雪道内的下山性能不输于雪道板子,但是要轻得多。可以调整平地,上升和下降模式的固定器,更便携耐用的雪板防滑带skin的出现,专用的可带雪板和冰镐的滑雪背包,雪崩信号探测器,这些装备都设专门为滑雪登山的需求设计的。
本系列文章重点讨论滑雪登山需要的装备,经验,技术,安全。除了滑雪登山中特殊的情况,这里对于滑雪技术本身不做太多的讨论。Besides,这篇文章主要针对的读者应该是至少在欧洲正常的黑道和北美正常的双钻黑道能顺畅滑行的水平。
写累了,先做一个滑雪登山的装备列表,随后接着写
雪板(Skis)
固定器(Binding)
雪靴(Boots)
防滑带(skins)
雪杖(poles)
头盔(helmet)
冰镐(ice axes)
冰爪(crampons)
雪板冰爪(ski crampons)
服装
单日背包 (daypack)
过夜背包 (overnight pack)
安全带(harness)
绳子
雪崩救援工具 (avalanche safety equi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