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S之硬盘发展史,dilemma of innovation

Industrial dynamic 马上就要最后一个senimar了,都说比较扯,其实还是学到点儿东西的,看问题的角度要足够全面广泛还要有一定的高度才能总结出那些东西。Hughes Thomas. Kline, Rosenberg, Eric Dahmen, Michael porter, Mashall, 都是宗师级的人物,呵呵。最新读的一篇文章是讲硬盘的演进史并结合分析其中的商业循环。历数从14英寸时代一直到1.8寸,中间经历了8,5.25,3.5,2.5,等众多时代。而每一次的历史轮回都是如此的相似。在每次的更新换代中,总有一些公司倒下,而每次倒下的原因总是相同的,呵呵。

1978年以前,市场基本是14英寸盘的天下,到1978年,几家公司开始生产八寸盘,有Micropolis,Quantum,Shugart Associates等。当时的市场情况是8寸盘只能生产到上限40兆的容量,而当时的主要市场—大型机(mainframe)的需求是300-400兆的容量,新的8寸盘对于他们来说没什么用处,即满足不了需求而且还比14寸更贵,另外体积小对于大型机影响也不大。于是14寸盘的供应商们在他们的大客户的反馈一家下,做出了战略决定是做好14寸就行。

然而被忽略的是小型机(minicomputer)市场的发展,这个时期的小型机生产商大多也是新公司(startups), 其中的代表就是Hewleet Packard,估计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这就是HP,哈哈,惠普同学。技术上看,小型机的硬盘容量需求不用那么大,8寸盘能提供的40兆基本够用,在价格稍高的情况下,小型机的产商们愿意付钱购买尺寸更小的硬盘。于是8存盘占领了新的小型机市场。当14寸盘产商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两三年已经过去了,这一轮更新的结果是,原来硬盘界的大牛,14寸盘的产商们,几乎全死光了。

到后来几轮更新换代,相同的故事一直在发生着,8寸盘的产商们倒在了5.25的新产商脚下,5.25寸盘产商又大部分倒在3.5寸盘脚下。历史一直在重复,而人们却总是缺乏足够的警觉性。这中间有个比较例外的是Seagate,就是大名鼎鼎的希捷硬盘,应该也是由于时机好一下,初次进入市场是5.25寸,吸取了前两轮更新的教训,在3.5寸盘初现的时候,研发的力量基本有跟上,1984年Rodime作出3.5寸盘,希捷在1985年就跟进并作出prototype并交付IBM测试使用,结果不出意外,IBM对此产品根本不感兴趣,因为他们正准备新一轮的计算机升级,需要40-60兆的硬盘,而当时的3.5寸盘只能做到20兆的容量。对于市场的冷淡回应,高层又降低了对3.5寸盘市场的预期,最终决策层决定取消3.5寸盘的上市。他们的理由很简单:5.25寸的市场要大得多,把研发精力投入到5.25盘的容量升级要比开发的3.5寸市场带来更对的revenue。当然,害怕挤占本公司同类产品的市场也是新技术推迟的一个重要原因。希捷比较幸运的是后来比较顺利的转轨生产3.5寸盘于是成了今天的领头羊。可是过去几年希捷一直被人说就台式机硬盘好估计很大原因也是这个技术的升级吧,哈哈。

同样的故事发生在很多其他的行业,想当年90年代大陆的通信市场传呼机、大哥大清一色摩托罗拉的市场,可是moto死守自己很牛逼的第一代模拟通信市场,最后的下场也很惨淡。

回头看这些历史的时候总觉得前人很没眼光,可是想想我们现在所处的年代,又有谁能作出准确的预测,1.8寸盘的市场回事如何,如果你是公司的决策者,该如何做决断,很难,呵呵!

0 Replies to “IDS之硬盘发展史,dilemma of innovation”

  1. 现在这个市场就是淘汰速度太快了…我姐姐单位前阵子19寸液晶电视699卖给她们都没人要 前天去中关村买U盘 我那个2G的KINGMAX只要45大元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