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Solo 杂谈

Free solo

奥斯卡获奖,Alex Honnold 又一次站到聚光灯前。

之前他的TED talk看过好几遍,人都是视觉动物,在看到Free solo成片之前,我虽然对他说的很有共鸣,但是主要的take away也只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

看了Free Solo电影成片,一身冷汗。普通人看这个片子大概率不会觉得太震撼,Jimmy chin并没有在视觉效果上过分夸张地呈现,我怀疑有些人看起来甚至会觉得有些平淡,完全没有垂直极限那种抓马,也缺乏碟中谍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场景,更没有point brake里面的那些略显杂乱的混剪镜头。但是,如果你是个climber,是这个片子的代入感会强到你无法控制,每一个岩点都会忍不住想,if it was me, I probably would be totally freaked out… 手心就会开始出汗,忍不住有种死过好几回了的感觉。

试着解释一下这个Free Solo El Capitan的含义。

对攀岩大致有概念的同学应该大致知道一般常规的攀岩(sport climbing)多数情况有两个人,一个在下面结绳保护(belaying),一个人在上面爬。根据攀登者是否需要在攀登过程中设节点保护又可以氛围Top Rope 和Lead climb,区别在于Lead climb需要在爬升过程中不断寻找固定的下锚点设保护。

Free Solo的用白话来解释就是,自己一个人无保护攀登。

El Cap的高度差不多900米左右,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一个人爬上去。这需要的是perfect execution, 100%的精确度,没有任何犯错的空间。电影里有一段很有趣的情节,用核磁共振扫描A同学大脑杏仁体(amygdala),一个控制人类恐惧情绪的部位,扫描的结果发现对普通人有很强刺激性的图案对A同学几乎没有刺激作用,科学白话的解释就是他是一个稳如狗的的人,俗称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这个特质对于4个小时以上的高强度集中精力和体力的过程变成可能。

当然他并不是没有恐惧,在电影里解释不多,在他的TED演讲详细地解释了他是怎样做到如此放松, 以及克服和自我管理恐惧情绪的。 

Alex 85年生,十岁就开始室内攀岩,也就是说,他年轻的一辈子已经专注攀岩20多年。 室内攀岩十年后, 他开始室外攀岩, 并逐渐开始free solo。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逐渐开始习惯无保护攀登, 慢慢开始尝试更大,更具挑战性的岩壁。这里是第一个重点,要达到一定水平需要长久的持续的练习,并且需要循序渐进。

优胜美地的free solo历史还挺久的,六七十年代从 John Bachar 等人开始,也是Alex早期的inspiration。到了2008年时,他就重复了所有有名堂的前辈在优胜美地的路线。大部分户外狗在这种情况就会开始寻找新的挑战。

Half dome的攀登路线
aerial view photography of mountain under cloudy sky
Half Dome. 图片来源:Sara Kauten
Related image
看着眼熟么,Mac桌面

Alex选择的第一个大项目是优胜美地山谷东边600米高的“半穹顶”(half dome),用苹果电脑的童鞋们一定见过的桌面。根据他在TED上的描述,他虽然成功完成,但是觉得非常不满意,中间有一段是运气好过去的,逃过了一劫的感觉。

用他的原话描述:”想象一下你一个人, 在610米高的峭壁死亡中心, 没有任何保护,忽然间开始怀疑人生,琢磨自己是不是迷路了。因为有一段不够熟练,碰到了几个非常糟糕的脚点,在有绳子保护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得踩上去,而free solo的时候,你是绝对不敢take chance的,他是试了三四个点之后,终于下定决心选了众多糟糕的选项里面更不糟的一个。

他还说了一件好笑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成功攀岩登顶half dome的人,会有一大堆的装备挂在身上,这时候从另一面走台阶上来的游客们多半会围着你惊叹可能还会求合影什么的。而那天他出现在山顶的时候, 裸上身,气喘吁吁而又兴奋,自己非常陶醉, 但是没有任何游客注意到他,free solo这件事情毕竟一般人完全没有概念。等他脱下攀爬鞋, 开始下山, 才有一个人注意到我说: “哥们你好硬核啊,光脚登山?!”

half dome的经历让他彻底觉悟,free solo绝对不能有任何的侥幸,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点,必须在脑子里完全记下来,不然就完全是对自己的生命的不负责任。

随后就是09年到17年长达八年多的准备挑战915米的酋长岩壁El Capitan,另一个苹果桌面,也是Mac OS 上一代操作系统的名字。最近一代Mac OS命名变成拉斯维加斯附近的沙漠了,附近也是各种攀岩的地方。苹果的工程师里面肯定混进了硬核攀岩爱好者。

说一说El Capitan.

915米,花岗岩,世界级的攀岩选手一般需要3-5天,Alex最后的时间是3小时56分钟。

在准备的这八年里,他爬El Capitan 50多次。 路线当中重点和难点的部分一般会一直抠,直到发现安全并可重复实现的动作,然后记住。 上千次的的大强度的手和脚的动作,全部需要一一记住,而且是完全不能犯错的那种记住。Half dome的经历,他对自己要求是不能花任何时间去犹豫哪一边是正确的路,又或是哪里是最佳的手点,一切动作都得像呼吸一样的自然。想象一下,这相当于在高空跳了一个有上千个动作顺序不能错的舞蹈。

在有绳索保护下的攀岩,基本上是个技术活+体力活。Free Solo 在假设技术和体力过关的前提下,更多的是考验内心的强大。 你的爬的仍然是同一个岩壁,但是你需要时刻保持冷静,并有足够的耐力和集中力一直处于最佳状态。当你知道任何错误都可能意味着死亡,超乎平常的心态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电影里最刺激的一段是他在爬Boulder Problem那一段,我听了几次他的TED 演讲,直到看了成片,再回过头去听他的描述,才真正感受到这里的惊险之处,我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换位设身处地,手心不知道出了多少汗,哈。摘一段他自己的描述。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of the whole route was called the Boulder Problem. It was about 2,000 feet off the ground and consisted of the hardest physical moves on the whole route: long pulls between poor handholds with very small, slippery feet. This is what I mean by a poor handhold: an edge smaller than the width of a pencil but facing downward that I had to press up into with my thumb. But that wasn’t even the hardest part.The crux culminated in a karate kick with my left foot over to the inside of an adjacent corner, a maneuver that required a high degree of precision and flexibility, enough so that I’d been doing a nightly stretching routine for a full year ahead of time to make sure that I could comfortably make the reach with my leg.“

Boulder Problem,需要连续横向移动,比铅笔还小的岩点,还是朝下的,视频截图可以看出用大拇指往上发力压住,真是太惊人了。
Boulder Problem最后的Karate Kick,这个瞬间在脚踢出去之前,只有一个大拇指向上掰和右脚一个非常小的脚点。而且左脚踢出去的点必须非常的精确,对力量,柔韧性的要求是顶级的。他在挂着绳子的时候,在这个点掉下去过好几次,最后为了练这个点能安全舒适的过,提前一年开始每天晚上拉伸和瑜伽,就为了练这一个动作。

TED 链接,感兴趣可以去听一听。

最后Enduro Corner的这一段超长crack也是炸裂,对体力需求
Enduro Corner上面的机位
摄影师大哥已经看不下去,不敢看镜头。这个片子其实对摄影师压力也非常大,因为事先要建设好看着演员在你面前挂掉的思想觉悟。。。
第25个pitch,整条路线最exposed的部分
换个角度看,任何错误就是750米的土豆泥。。
过了Traverse,技术上最难的部分都过去了,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了
这个脸上的笑容实在是太发自内心了

从户外理念的角度,我个人并不是很提倡这种客观危险致死概率太高的挑战。在他一次演讲的回答中说道:“你们看起来很离谱,但是我为了这个岩壁准备了这么多年,对我来说是已经跳过一千次的舞步的最终演出,我一点都不觉得危险,因为我不会跌落的。” 这种程度自信才能造就这样的成功。

这个世界总是因为有一群疯狂的人才变得更加有趣,尊重并理解所有人的梦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