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雪场

2020年疫情在家工作了一年,呆得略微有些乏味,12月底决定回国,不长不短期的这种回,顺带做了一些事情。31号结束了第一阶段的工作,飞奔想去已久的新疆滑了起来。

以下是一些随笔。

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市本身没有太多的东西,见过了伊斯坦布尔和德黑兰的大巴扎,乌鲁木齐的显得稍微有些小,不过现在中国开太大的physical store意义确实也不大了。印象中的巴扎就是那种熙熙攘攘,各种推搡,叫卖和讨价还价的嘈杂之地,乌市的巴扎略显过于整洁和规整,更像是一条购物街。

乌鲁木齐的市中心没有太多可逛的地方,但是近郊的自然资源真的是太丰富了,一小时车程内就可以到达各种阿尔卑斯体验的自然风景区,唯一不太喜欢的地方是过度的人为开发,而且大部分的人为开发的设计品味不太达标,让人感觉突兀。天山大峡谷,天山天池两个都是可以值得一看的点,如果常住乌市,这些hiking的资源真的是无穷无尽。博格达峰在国内登山界也算是一个难度的标杆,因为海拔不高所以反而不如玉珠峰之类的山峰知名度高。

丝绸之路滑雪场

感谢朋友招待,入住丝路滑雪场并稍微滑了一下。在中国范围来看,说丝绸之路是一个中上水平的滑雪场,高差和雪道都不差。欢乐谷,非常道,艾文道,玄奘道,都值得一滑。

  • 玄奘道的类似于北大壶的E5,更陡一些,雪好的时候滑起来应该是很有趣的,雪差就有些自虐了。
  • 艾文道应该是国内机压雪道里比较陡的一条了,虽然不长,滑起来还是有些乐趣。
  • 欢乐谷是绕山一圈的中级道,风景还不错,雪道比较长一些,可以休闲佛滑。

丝绸之路的位置基本决定了绝大多数客群只有两种类型,第一是乌鲁木齐及周边的居民,第二是在去阿勒泰地区滑雪在乌鲁木齐转机顺便滑一两天的“捡漏”客群。在目前可可托海持续开发的情况下,往后的定位会略显尴尬。从沿海飞新疆五六个小时的飞机,大概率不会专门奔丝路这个级别的雪场来,除非持续开发周边的山扩展雪场,未来丝路大概率会变成只有乌市及附近居民滑雪的地区性小雪场。

从乌鲁木齐机场和市中心到达丝绸之路雪场车程基本上都在一个小时之内。

阿勒泰地区

交通

阿勒泰机场现在有北京和上海(经停西安)几乎直达的飞机。

富蕴县的机场离可可托海一个小时出头的车程,从沿海城市来必须得从乌鲁木齐转机。

滑雪地区

阿勒泰地区的滑雪资源目前看来是国内最丰富的,没有之一。阿勒泰市有将军山,将军山野雪场,野卡峡三个可以滑的点。将军山是缆车,将军山野雪和野卡峡都是摩托和雪猫,也可以直升机滑。

从阿勒泰市往西北200多公里是禾木,滑雪基本上也是靠摩托,雪猫和动物拉力,根据雪友描述是目前深粉雪和野雪体验最好的地方。

从阿勒泰市往西北200公里就是可可托海,目前有国内高差最大的缆车滑雪场,从一索红缆车到山脚高差1200m,至少算是进入1000m高差俱乐部了。去年可可托海的雪场还基本上处于禾木的状态,摩托雪猫和动物拉力,今年就三道缆车修好了,如果运营得好,目前看来是中国最有可能成为滑雪中心的地方。有传言可可托海隔壁的清河县现在的雪场有可能明后年会通过缆车跟可可托海连起来,那就有点儿往阿尔卑斯那种size发展的潜力了。目前比较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还是交通问题,只要可可托海机场开通跟北京上海深圳的直航,一定会迎来一个爆发性的增长。从去年跟今年酒店的价格,餐馆的价格,还有各种迹象上来看,未来几年基本会进入爆发期。

现在的难点主要是需要一定的资本市场的推手,来搞定这些基础设施的配套,而这些配套最终又需要地产的运作来盈利,到最后基本上也只能由地产商才有可能来做这件事情。能像罗力这样几乎以一己之力凭兴趣数十年如一日把万龙经营到今天这个水平真的不容易。另外这里面还有个问题就是对地方政府的可信度的问题,听过太多在西部做项目最后不是因为运营不力而无法持续的故事了。国内又缺乏真正地gov relation的专业服务链条,靠处于灰色地带掮客中间的风险几乎又处于不可控状态。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加上资本的实力,和政府的支持,会大大加速这个行业和地区的整体发展。

最后来说一下可可托海的雪场

简单来说,可可托海的雪场在自然禀赋上是目前中国的天花板,但是交通可接近性和雪场管理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无论是道内还是野雪,可可托海强于所有中国其他雪场,period。在自然禀赋这一点唯一能稍微叫板一下可可托海的是长白山西坡的野雪(运营管理比可可托海还要差不少)。

可可托海目前主要是四条雪道

第一条是红色缆车下来海拔3100m,直接滑顺着缆车往下滑,算是个欧洲标准的红道。

第二条是红色缆车下来往右横切盘山小道,整体是个蓝道。在横切的路上有一个黑道级别的半野雪道side-country route,雪场叫做黑钻道。在黑钻道往前一小段,有个简单一些的半野雪道叫宝石大道,可以给初中级选手提供一个不错的道外体验。

第三和第四四条是灰色缆车下来海拔2937m,要到达灰缆车起点可以通过山脚的黄色缆车坐上了接驳,或者红色缆车上到顶滑下来。灰缆车顶点下来有两条道,现在的雪道图上叫9号道和10号道,两条道地形上基本上差不多。9号道目前中国国家队租用作为封闭训练,开辟了Slalom,Mogul,Ski Cross几个项目的训练。这两条道都介于欧洲标准的红黑之间,很适合道内carving,雪道长度,宽度和连续的坡度都不错,水平好一些的应该基本上carving能滑到100km/h.

最后说一下野雪道,我主要滑了两条路线,大狼窝和小狼窝,都在红缆车下来往西,翻过一座山头是小狼窝,翻过两座山头就是大狼窝,从红缆车顶点滑大狼窝比较顺畅的话需要30-40分钟,横切到大狼窝起点需要10-15分钟,然后是一片开阔的北坡大粉雪,因为离缆车距离比较远,四月份还是能滑到一米深的粉雪,大坡过后是一片树林,树林过后是石头蘑菇小溪沟,然后就到盘山公路了。现在景区整体对滑野雪的非常不友好。The problem is two fold. 首先有太多搞不清楚状况的雪友一滑就卡在里面,搞得天天需要救援队大夜里出去救援。其次景区是典型的懒政风格,由于怕麻烦怕担责任,就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像我这种一不消耗资源二还能给景区推广的能滑的人,被他们看见了一样一顿说,最离谱的是滑到公路之后,他们就算是空车也不带人,美其名曰为了我们着想。到后面我也就懒得理他们了,反正体力可以,滑下来再沿着盘山公路hiking上去,滑大狼窝下来40分钟,走上去大概需要50分钟到缆车站的起点,也不算太坏,只是懒得跟景区的人扯皮了,看见车也不想叫了,叫了就是白遭人说一顿也不给载。

关于野雪,一般滑雪发达地区(例如阿尔卑斯国家)的做法是这样的,对于客观难度较高危险性较大的路线,一般会在出发点有人检查你的装备,标准设施雪崩三件套,现在还会尽量建议带上雪崩背包,出口还有个机器让你确认你的雪崩探测仪是工作的且电量充足,然后你就责任自负了。救援队也是有的,那反正大部分是收费救援,该收多少钱收多少钱,买好保险找保险公司赔付就是了。现在这样一刀切的状况真的可以改进一下。

最后的最后,真心希望中国滑雪地理条件最好的区域能够发展起来,吸引不仅是国内的雪友,新疆完全是有条件发展成为国际滑雪热门目的地的。

上几张图。

大狼窝四月的粉雪
雪镜为滤镜,过滤掉了蓝光
Halo halo! 这日晕太美了。
一个鬼畜的造型
山顶的view

电磁灶

前天晚上装的新电磁灶刚刚做饭做到一半瓦特了。当下的感觉很像洗澡洗一半停水了。。

本来忘了吃饭就有些低血糖,有些烦躁,赶紧在冰箱里掏了一个能量棒吃下去。

这种东西理论上不会复杂到哪里去,但是身在其中还是很不确定。问题是没有足够的经验来支撑自己的判断到底是怎么回事,只能纯靠逻辑推理和信心,一度还怀疑是不是灶烧了。

QA过程还是很体验智商的感觉。。

  • 先是怀疑有没有传感器被遮挡之类导致过热什么的,把灶台擦了好几遍,无果。
  • 网上下了manual,trouble shooting的表格看了一遍,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话说trouble shooting这种东西,大部分内容是感觉把你当傻X,但是有时候是真的就是那么傻X,哈哈
  • 最后没办法,只能排查硬件了。一拆开线路,发现电源的地线弹出来了,don’t know how the heck that happened.. 最奇怪的是happened after 3 days. 分析应该是之前装好的时候QA只Q到了新插入的线,原先就存在的线被碰松了就完全没有觉察到。说明了regression test的重要性。。
  • 最后,插完地线发现还是不工作。。脑子里排查了一圈,结论是that’s impossible… 又把电源,烤箱和电磁灶的三根地线全部从接线盒里拆出来重新接了一次,然后就成了。
  • 特别简单的一件事情,这整个过程描述下来貌似是逻辑清晰一步一步走就是了,但是身在其中真的会时时刻刻怀疑自己。而且很多逻辑外的东西会distraction,例如需要反反复复从灶台走到电闸开关电测试,接触裸露的金属线之前还专门去穿了一下鞋子。并且contingency plan了一下万一有电千万不要抓着不放,etc.

感觉小小的一件事情,发现其实在非常工作中复杂的项目,生活中都能找到共通之处,很多时候会处于当局者迷的状态,就会患得患失。And most things you know it has to be like what you think, but not until you get it. 想起闻香识女人里那段台词,艾尔帕西诺说自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做选择的时候,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and you know why? Because it was too damn hard.. 

Free Solo 杂谈

Free solo

奥斯卡获奖,Alex Honnold 又一次站到聚光灯前。

之前他的TED talk看过好几遍,人都是视觉动物,在看到Free solo成片之前,我虽然对他说的很有共鸣,但是主要的take away也只是practice makes perfect。

看了Free Solo电影成片,一身冷汗。普通人看这个片子大概率不会觉得太震撼,Jimmy chin并没有在视觉效果上过分夸张地呈现,我怀疑有些人看起来甚至会觉得有些平淡,完全没有垂直极限那种抓马,也缺乏碟中谍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场景,更没有point brake里面的那些略显杂乱的混剪镜头。但是,如果你是个climber,是这个片子的代入感会强到你无法控制,每一个岩点都会忍不住想,if it was me, I probably would be totally freaked out… 手心就会开始出汗,忍不住有种死过好几回了的感觉。

试着解释一下这个Free Solo El Capitan的含义。

对攀岩大致有概念的同学应该大致知道一般常规的攀岩(sport climbing)多数情况有两个人,一个在下面结绳保护(belaying),一个人在上面爬。根据攀登者是否需要在攀登过程中设节点保护又可以氛围Top Rope 和Lead climb,区别在于Lead climb需要在爬升过程中不断寻找固定的下锚点设保护。

Free Solo的用白话来解释就是,自己一个人无保护攀登。

El Cap的高度差不多900米左右,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一个人爬上去。这需要的是perfect execution, 100%的精确度,没有任何犯错的空间。电影里有一段很有趣的情节,用核磁共振扫描A同学大脑杏仁体(amygdala),一个控制人类恐惧情绪的部位,扫描的结果发现对普通人有很强刺激性的图案对A同学几乎没有刺激作用,科学白话的解释就是他是一个稳如狗的的人,俗称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这个特质对于4个小时以上的高强度集中精力和体力的过程变成可能。

当然他并不是没有恐惧,在电影里解释不多,在他的TED演讲详细地解释了他是怎样做到如此放松, 以及克服和自我管理恐惧情绪的。 

Alex 85年生,十岁就开始室内攀岩,也就是说,他年轻的一辈子已经专注攀岩20多年。 室内攀岩十年后, 他开始室外攀岩, 并逐渐开始free solo。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逐渐开始习惯无保护攀登, 慢慢开始尝试更大,更具挑战性的岩壁。这里是第一个重点,要达到一定水平需要长久的持续的练习,并且需要循序渐进。

优胜美地的free solo历史还挺久的,六七十年代从 John Bachar 等人开始,也是Alex早期的inspiration。到了2008年时,他就重复了所有有名堂的前辈在优胜美地的路线。大部分户外狗在这种情况就会开始寻找新的挑战。

Half dome的攀登路线
aerial view photography of mountain under cloudy sky
Half Dome. 图片来源:Sara Kauten
Related image
看着眼熟么,Mac桌面

Alex选择的第一个大项目是优胜美地山谷东边600米高的“半穹顶”(half dome),用苹果电脑的童鞋们一定见过的桌面。根据他在TED上的描述,他虽然成功完成,但是觉得非常不满意,中间有一段是运气好过去的,逃过了一劫的感觉。

用他的原话描述:”想象一下你一个人, 在610米高的峭壁死亡中心, 没有任何保护,忽然间开始怀疑人生,琢磨自己是不是迷路了。因为有一段不够熟练,碰到了几个非常糟糕的脚点,在有绳子保护的时候可以毫不犹豫得踩上去,而free solo的时候,你是绝对不敢take chance的,他是试了三四个点之后,终于下定决心选了众多糟糕的选项里面更不糟的一个。

他还说了一件好笑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成功攀岩登顶half dome的人,会有一大堆的装备挂在身上,这时候从另一面走台阶上来的游客们多半会围着你惊叹可能还会求合影什么的。而那天他出现在山顶的时候, 裸上身,气喘吁吁而又兴奋,自己非常陶醉, 但是没有任何游客注意到他,free solo这件事情毕竟一般人完全没有概念。等他脱下攀爬鞋, 开始下山, 才有一个人注意到我说: “哥们你好硬核啊,光脚登山?!”

half dome的经历让他彻底觉悟,free solo绝对不能有任何的侥幸,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点,必须在脑子里完全记下来,不然就完全是对自己的生命的不负责任。

随后就是09年到17年长达八年多的准备挑战915米的酋长岩壁El Capitan,另一个苹果桌面,也是Mac OS 上一代操作系统的名字。最近一代Mac OS命名变成拉斯维加斯附近的沙漠了,附近也是各种攀岩的地方。苹果的工程师里面肯定混进了硬核攀岩爱好者。

说一说El Capitan.

915米,花岗岩,世界级的攀岩选手一般需要3-5天,Alex最后的时间是3小时56分钟。

在准备的这八年里,他爬El Capitan 50多次。 路线当中重点和难点的部分一般会一直抠,直到发现安全并可重复实现的动作,然后记住。 上千次的的大强度的手和脚的动作,全部需要一一记住,而且是完全不能犯错的那种记住。Half dome的经历,他对自己要求是不能花任何时间去犹豫哪一边是正确的路,又或是哪里是最佳的手点,一切动作都得像呼吸一样的自然。想象一下,这相当于在高空跳了一个有上千个动作顺序不能错的舞蹈。

在有绳索保护下的攀岩,基本上是个技术活+体力活。Free Solo 在假设技术和体力过关的前提下,更多的是考验内心的强大。 你的爬的仍然是同一个岩壁,但是你需要时刻保持冷静,并有足够的耐力和集中力一直处于最佳状态。当你知道任何错误都可能意味着死亡,超乎平常的心态变成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电影里最刺激的一段是他在爬Boulder Problem那一段,我听了几次他的TED 演讲,直到看了成片,再回过头去听他的描述,才真正感受到这里的惊险之处,我看电影的时候一直在换位设身处地,手心不知道出了多少汗,哈。摘一段他自己的描述。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of the whole route was called the Boulder Problem. It was about 2,000 feet off the ground and consisted of the hardest physical moves on the whole route: long pulls between poor handholds with very small, slippery feet. This is what I mean by a poor handhold: an edge smaller than the width of a pencil but facing downward that I had to press up into with my thumb. But that wasn’t even the hardest part.The crux culminated in a karate kick with my left foot over to the inside of an adjacent corner, a maneuver that required a high degree of precision and flexibility, enough so that I’d been doing a nightly stretching routine for a full year ahead of time to make sure that I could comfortably make the reach with my leg.“

Boulder Problem,需要连续横向移动,比铅笔还小的岩点,还是朝下的,视频截图可以看出用大拇指往上发力压住,真是太惊人了。
Boulder Problem最后的Karate Kick,这个瞬间在脚踢出去之前,只有一个大拇指向上掰和右脚一个非常小的脚点。而且左脚踢出去的点必须非常的精确,对力量,柔韧性的要求是顶级的。他在挂着绳子的时候,在这个点掉下去过好几次,最后为了练这个点能安全舒适的过,提前一年开始每天晚上拉伸和瑜伽,就为了练这一个动作。

TED 链接,感兴趣可以去听一听。

最后Enduro Corner的这一段超长crack也是炸裂,对体力需求
Enduro Corner上面的机位
摄影师大哥已经看不下去,不敢看镜头。这个片子其实对摄影师压力也非常大,因为事先要建设好看着演员在你面前挂掉的思想觉悟。。。
第25个pitch,整条路线最exposed的部分
换个角度看,任何错误就是750米的土豆泥。。
过了Traverse,技术上最难的部分都过去了,脸上露出胜利的微笑了
这个脸上的笑容实在是太发自内心了

从户外理念的角度,我个人并不是很提倡这种客观危险致死概率太高的挑战。在他一次演讲的回答中说道:“你们看起来很离谱,但是我为了这个岩壁准备了这么多年,对我来说是已经跳过一千次的舞步的最终演出,我一点都不觉得危险,因为我不会跌落的。” 这种程度自信才能造就这样的成功。

这个世界总是因为有一群疯狂的人才变得更加有趣,尊重并理解所有人的梦想。

Verbier Offpiste – Backside and Stairway to Heaven

Over Christmas/New Year 18/19, I stayed in Verbier for a few days, one of Europe’s most famous ski resorts for it’s infinite off piste routes.

Heard of a few allegedly legendary offpiste routes, gotta try them. Weird thing is when you google them, there isn’t much info regarding how to find them. Hence writing this post about how to access to of the most famous ones. Backside of Mt Fort and Stairway to Heaven.

Stairway to heaven is without a doubt one of the most famous offpiste routes out there. I haven’t no clue if it has any relation with Led Zeppelin’s true legendary song.

Verbier Stairway to heaven.

  1. You need Verbier 4 vallées pass to reach the high cable car station named Col-des-Gentianes.
  2. To reach Col-des-Gentianes, you can take 3 Jumbo up from La Chaux or 1 Col-des-Gentianes. One could also ski down from Mont Fort then take a button lift 6 Gentianes up. See map below.

3. Best bearing point for find where to go up the stairway is if you take the button lift 6 Gentianes, it’s right in your right hand side. Most probably you will see either ppl hiking up or a track from others have hiked up, I double checked with the ski patrol on the button lift station, see photo below.

4. When you come up on Col-des-Gentianes, I will recommend hike a bit higher to start with, then take the momentum to reach all the way where the “stairs” starts. The stairs are basically a steep couloir going up.

5. You ski down Glacier des Louettes Econduè. Google isn’t very efficient in find this terrain names. To find it on Google Map, you need to type exact words: “Glacier des Louettes Econduè 1997 Nendaz Switzerland Glacier”. Direct link to it: https://goo.gl/maps/c5tpk8FngJm

6. You’ll most probably reach Tortin cable car station in the end of the route.

Backside of Mont Fort in Verbier

Backside is a much more challenging route than Stairway to Heaven. It’s totally outside of the resort all the way, one needs good experience in mountain, glacier, weather, avalanche. Not to mention, it has a few sections you will be skiing on very steep couloirs with varied snow conditions.

Accessing backside is a lot easier to locate.

1. You just take the cable car to Mont Fort (highest station in Verbier), walk down the stairs leads to the normal slopes.

looking down the backside from the cable car station mt fort.

2. Usually there parks a big snowcat. Cross the rope beside the cat, and traverse towards your left hand side. Take good speed control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traverse as it goes through fairly vital cliffs.

3. After the traverse, just use your basic skier’s instinct to find the way. You’ll pass two lakes on the way down. You should stay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first lake and very importantly, make sure you stay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second lake by the dam.

You will see this sign before you duck the rope.

4. Reaching the second lake, it’s a short distance of flat you need to ski through. It goes a bit upwards from time to time, but no skins needed here.

5. In the end of the lake, it’s a dam, when you go down, have the dam on your left hand side, it first goes through a few trees, then traverse to the left following a small road, you will reach Tortin in the end.

The dam, Freeride World Tour peeps trains here when there’s snow on the dam.
Steep couloirs on the way down.

Good luck and enjoy your off piste skiing 🙂

瑞典永久居留签证如何更新

瑞典永久居留签证并不是永久的,本质上是个有时间限制的permanent residence permit, 类似于五年一次的签证,到期是需要去续的。在居留卡过期前三个月可以提交申请申请。

这个问题官方网站没有任何具体的instruction怎么操作,困扰我许久,现在第一次五年终于快要到期了,专门去migrationsverket问了一次怎么操作。

首先,migrationsverket网站上是没有这个永居怎么续的介绍的,很多人两眼一蒙就选了visa extension,听起来好像满靠谱的实际上不对。

简单来说直接在migrationsverket网站定个时间带上旧卡本人到场拍照按指纹就可以,不需要填表准备材料,也不需要交钱。

具体操作流程:

1)在migrationsverket网站上定时间,在网站首页选择Book an appointment (boka tid) 。

2)在what do you want to do during your visit 的问题下选择Have your fingerprints and photograph taken.

3)确定时间

4)按照定的时间,带上护照和旧卡,到现场取号,按指纹拍照,旧卡需要被回收,然后7-10天后新卡发到你家。

完。